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2024-07-29 12:06:29 - 媒体滚动

7月29日,浙江、甘肃两地联动举办大会,两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共同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做开工动员。

这是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

该工程动态投资约353亿元,线路全长约2370千米,输送容量800万千瓦,计划于2026年投运。项目还在甘肃配套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届时每年将有约360亿千瓦时的电量送往浙江。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在全国布局之下,陇电入浙将如何支持浙江能源保供转型?两省产业合作迎来哪些机遇?

01

兴建“高速路”

特高压就是点对点直达的电力“高速路”。

按照规划,陇电入浙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将跨黄河、穿秦岭、越长江,途径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等6省(自治区)。千里迢迢建“超级工程”,要从自然禀赋说起。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位于河西地区的甘肃武威市,北接腾格里沙漠,广阔的戈壁荒漠地带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据预测,到“十四五”末,甘肃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过8000万千瓦,而本省用电需求有限,外送是消纳新能源的主要途径。

浙江绍兴市地处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发达而一次能源匮乏,需要从外部调入大量电力。2023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外来电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后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仍将快速增长。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一条“银线”,实现两省优势互补。2021年6月,甘肃、浙江两省签署《联合推进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明确将甘肃作为“外电入浙”送端省份。

“相比交流输电线路,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国网浙江建设公司上虞换流站项目副经理段尧说。

陇电入浙是这位“90后”参与的第三条特高压工程,他也见证了浙江特高压的发展。

就在去年6月,白浙特高压完成全容量投运,将四川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能源注入浙江;早前,宾金、灵绍特高压工程分别从四川溪洛渡水电站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通往金华和绍兴。

7月20日,三大特高压工程送来电力4.93亿千瓦时,创单日送电量记录,特高压已成为浙江冬夏季保供的重要通道。

据悉,陇电入浙建成后,每年向浙江输电约360亿千瓦时,占全年总电量约6%,以充沛电力资源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超212亿千瓦时,可替代640万吨燃煤、减少1700万吨碳排量,加速浙江能源消费结构“向绿”转型。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陇电入浙还将助力经济发展,该工程预计拉动投资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2.4万个。不仅支持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带动全国产业链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02

投资“沙戈荒”

特高压的起点往往靠近发电项目。响应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提出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规划,陇电入浙在甘肃配套有大型能源基地。

投资“沙戈荒”,电源建设中也有浙江人的身影。

早在2018年,浙江省属国企浙能集团就向西北地区开拓,2021年后投资发展进入快车道,已在甘肃开发项目18个,总投资超180亿元。

三年多时间里,浙能集团相关团队深入甘肃金昌、张掖、武威、白银等地,围绕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调研风光资源,现场踏勘了全部风电、光伏基地。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目前,陇电入浙配套电源大基地已在金昌市金川区布局风电100万千瓦,在武威市民勤县布局风电100万千瓦和风光同场区域400万千瓦,在武威市凉州区和古浪县分别布局光伏300万千瓦和200万千瓦。这也是每年送浙超212亿千瓦时绿电的主要来源。

考虑到风电、光伏受天气影响,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为了在新能源发电较少时“有电可供”,配套项目还建设有400万千瓦煤电、20万千瓦光热和不低于200万千瓦/2小时的新型储能。

“煤电的可调节能力较强,当新能源发电较少时,煤电机组可以配合其提升发电能力,实现调峰。”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刚说,两者“打捆”外送,正符合国家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产业政策。此外,新能源电力过多时还可以转化为热能或储存在电池中,待发电较少时再外送。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在陇电入浙配套电源大基地之前,浙能集团在甘肃投建的酒泉浙新能肃北马鬃山300兆瓦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图源:浙江能源公众号

在基地内,能源科技与特色场景实现有机结合。

浙能带来了全国首创的煤电超低排放技术、“废水零排放”“地表水零取用”等节水技术,要在武威复制一座“双零”清洁煤电厂;还将开展绿氢(氨)生产和煤电项目掺烧研究,推进“风光火氢(氨)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为能源与碳中和浙江省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提供研究基地。

这些年,浙能甘肃公司选派骨干到武威市发改委、民勤县发改局挂职,深入了解政策动态、深化政企合作;武威市、白银市相关部门赴浙江开展招商引资,浙江企业产业调研考察团赴武威民勤县考察产业投资项目……有来有往,一条“银线”串连两省,实现合作共赢。

03

“柔直”含金量

作为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陇电入浙应用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发成果,极具含金量。

“特高压直流好比大飞机,容量大、效率高、距离远,但单向飞行、有固定的起降点,灵活性欠缺。”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业主项目经理金韬打了个比方,而柔性直流好比直升机,灵活起降、响应迅速、可控性好,特高压柔性直流有效整合了两种技术优势。

原本,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容易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冲击,特高压柔性直流正是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它能安全接纳和输送高比例的新能源电力,进行远距离灵活输送;它的精准控制、扩展性好等优点,还能促成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能互补,支持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此次,陇电入浙在线路两端都采用了柔性直流技术,能实现电流反向传输和毫秒级控制,支持两省能源互济。

工程在柔性直流的输送容量、输送距离等多方面创下世界第一和世界首个。比如,其核心设备是一种国际首创的大容量IGBT和换流变,代表着电力工业换流的最高技术等级。

围绕关键技术工艺和工业母机,国内形成全球领先的柔性直流装备产业,并能惠及新能源机组、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全电舰船、航空航天等多个战略型新兴产业,年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回过头看,在柔性直流的应用方面,浙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7月4日,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迎来投运十周年,这也是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它连接定海、岱山、衢山、泗礁、洋山区域5座换流站,让舟山海岛电网结构呈现环网“手拉手”模式,供电更灵活可靠。

经过多次升级迭代,工程整体运行可靠率从87%提升至100%,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填补了我国在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技术领域的空白。

2022年5月投运的杭州钱塘多能互补零碳柔直示范工程,则发挥了柔性直流在新能源消纳方面的优势。它将钱塘江边的风电和光伏汇聚起来,为附近的工业园区、电车充电桩等提供绿色电力。

如今,陇电入浙为柔直技术再添特高压等级的应用场景,为今后“沙戈荒”基地新能源大规模稳定外送提供示范。

353亿元,浙江甘肃千里来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