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两地工会办了这些大事→

2024-07-29 15:18:32 - 媒体滚动

转自:全国总工会

用足用好资源手段赋能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先锋队伍

工会在行动

辽宁工会持续开展“学思想、当先锋、建新功”系列活动

技能竞赛赋能“产改”劳模工匠助力振兴

13家企业1万余名职工奋力拼搏,顺利完成4号机组核岛穹顶吊装工作。近期,由辽宁省总工会主办的“学思想、当先锋、建新功”徐大堡核电站项目主题劳动竞赛在葫芦岛市兴城项目现场启动,迅速掀起了后续机组建设的生产高潮。

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两地工会办了这些大事→

1年多来,辽宁工会持续开展“学思想、当先锋、建新功”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创新作用,用足用好资源手段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先锋队伍。

“学当建”活动开展以来,辽宁各级工会组织聚焦加快建设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突出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要指标,深入开展以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比创新、比管理、比业绩为主的劳动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干。截至目前,开展主题劳动竞赛1万多个,覆盖企业1万余家、职工299万人次。

辽宁省总聚焦高端装备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新领域,开展全省职工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的活动形式,为职工搭建展示技艺、交流技术、提升技能的平台,推动大赛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延伸,提升大赛参与率,扩大覆盖面。去年辽宁省总举办省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118个赛项,覆盖企事业单位1100家、职工22万人。

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两地工会办了这些大事→

辽宁省总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创新作用,面向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等重点领域,以科技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重点,培育省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211个,实现成果转化3746个;在全省开展“四技五小两比”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3万余个、技术革新8320项;推动建成工匠学院7所,开设线上线下课程283门,累计培训超36.2万人次;组建省级技能专家团队87人,省市两级开展“送技能进企业”等职工技能提升活动1.4万余场次,培训职工60.6万人次。

下一步,辽宁省总将持续以“学当建”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团结动员广大技能人才在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推进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通过人才、技术、设备、用工等要素的共享赋能增效

威海创新“共享+”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

山东威海现有省、市级工匠189人,市级工匠学院31家。如何助力工匠跳出原有“企业圈”“朋友圈”,让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近年来,威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与基层、职工联系紧密的优势,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用工等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精准对接,探索出一条符合威海地方特色,精准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之路。

根据这些工匠的区市分布、技术专长,威海市总在31家工匠学院设置了“工坊”“匠坛”等工匠工作站,通过“共享+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共享+人才”机制推行以来,共开发工匠人才培养特色课程300多班次,组织工匠宣讲110多期,年培训工匠人才3200人次。

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两地工会办了这些大事→

威海市总还创新开展“技术红娘”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搭建起“共享+技术”的桥梁。“‘技术红娘’的牵线既精准解决了企业的生产难题,降低了创新成本,又赋能创新技术走出实验室实现产品转化,实现了企业和高校的双赢。”威海市总工会生产部负责人表示。

通过“共享+技术”,威海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共吸纳高校、科研机构16家,专家教授、高技能人才1652人,发布科研成果343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近400项,为60家企业的86项技术需求进行了精准对接,成功“破题”。

针对企业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迫切需求,威海市总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设备共享。先后牵头组织了“共享+设备”见面会6场次,实现海洋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13台大型仪器设备的分享与对接,累计带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两地工会办了这些大事→

农忙时节,电子厂的电子装配师变身蔬果采摘员,到农业企业参与生产采收;企业订单激增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员工会来协助生产。这是威海市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探索出的“共享+用工”人力资源容缺机制。

威海市总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产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关心关注困难企业的下岗人员、待岗职工,对全市企业的富余或缺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信息发布,通过信息共享,促进缺工企业和富余企业结成联盟,职工共享,实现了缺工企业稳产满产、富余企业减轻成本、赋闲职工增加收入的三方共赢。

目前,威海共有近2.5万名“共享”职工,在不同岗位上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实现新提升,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拓展了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切实提升了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