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2024-07-29 17:17:21 - 政府网站

转自:清远发布

 编者按:

近日,2024年清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第九次会议召开,围绕复制推广“水头模式”,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

什么是“水头模式”?清远日报记者深入佛冈县水头镇发展一线采访,试图解密水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发展秘诀。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魔芋种植基地里,数字化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魔芋生长情况;山坡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澄澈的潖江源头,一幅美丽画卷在小微湿地徐徐展开……

“水头镇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环境变好、有了产业,来来往往的人也增多了,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水头镇新联村村民崔清艳说。

曾经的水头镇,是远近闻名的“问题镇”,不仅经济基础薄弱,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而且社情民情比较复杂。

转变发生在2021年6月,由广东省纪委监委牵头,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组团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正式进驻水头镇。

2021—2023年,佛冈县水头镇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产业从0到12亿元,税收从11万元增长到3460万元,3500名群众返乡及外来人口就业创业;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5.1%,全镇10个行政村过半数的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名单……

给干部“换思想”

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

“水头落后根本原因在于镇村干部队伍开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水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谢少举说,工作队进驻水头后,深入基层详细调查了解镇村干部作风,发现了不少问题。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经济社会的落后,根源是思想意识的滞后。乡村振兴,更应该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振兴。”佛冈县委书记潘国标亦如是说。佛冈县委、县政府对工作队的进驻给予相当重视,把水头镇作为前沿阵地,县委书记挂点当好“一线总指挥”,实行县镇双组长制,安排县政协主席定点联系镇工作组组长,镇党委政府每周与工作队联合召开班子会。

干部作风怎么改?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要涉及具体问题解决。在佛冈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队和水头镇拿出了“三板斧”:

走出去“换脑子”

从长三角的浙江杭州、余姚,再到省内的河源、梅州、韶关等,工作队和水头镇先后分批次组织80余名镇村干部外出“取经”,既考察省外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经验,也调研省内同类型地区发展情况;既汲取成功项目的建设经验,也学习先行区干部工作思路。在这过程中,水头镇一批镇村干部接受了思想的“洗礼”。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能者上庸者下

工作队和水头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指导深度改革镇村两级考核制度,突出考核组织动员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根据考核结果推动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

具体做法是,从根本上调整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镇村干部考核分三块:第一块就是考核是否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占比40%。如果这块考核未能达标,直接一票否决,充分突出发展经济的鲜明导向;第二块考核是否引进了、新增了企业,占比30%;第三块就是整合原先考核内容,人居环境、基层治理、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占比30%。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在新考核机制保障下,2023年,水头镇有6名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成员得到提拔重用,1名村党支部书记因集体经济发展停滞被劝退。

配齐配强干部

三年来,水头镇一方面加强了农村后备力量建设,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60多人,其中,31人进村“两委”班子,61人加入党组织,52人担任县镇“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37%,为镇村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坚持严的基调强化基层正风肃纪反腐,推动查处5名村霸、处分1名乱作为的社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进一步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三板斧”之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入人心,镇村干部干事创业谋发展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如桂元村党总支书记郑松滔带领班子,结合外出学习成果,借鉴南雄珠玑镇灵潭村的做法,将闲置的桂元小学盘活,引入水头镇乡村振兴培训学院项目。

开辟新赛道

走城乡互补式融合发展道路

水头镇,潖江之源,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因产业发展落后,镇、村经济收入捉襟见肘。

进驻之初,工作队队员与镇村干部遍访镇内10村1社区及主要单位,逐一走访群众800多户,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党员、乡贤等进行深入交流,全面摸清镇情村情民情民需及“三资”家底,认真听取各方对水头镇产业发展意见建议,与省城乡规划院、浙江建设集团专家团队反复研究并屡次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水头镇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布局和思路,循序渐进推进系列项目落地。

在谢少举看来,乡村产业要有持续生命力,必须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土特产”文章,走城乡互补式融合发展道路,即发展大中城市需求大但又没有条件供给,而自身具有先天优势的产业产品,开辟农村产业“新赛道”。

引入魔芋产业,便是水头发展乡村产业的“头炮”。

2021年,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之下,原京东集团副总裁尹红元来到水头,注册成立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魔芋种植、魔芋产品开发,销售端放在大湾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相遇”。魔芋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终端应用广,可用作食品、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制造等,市场有待开发且需求旺盛,是城市消费新趋势,且从育种、种植、加工,再到产品研发和终端品牌运作,产业链条长,“是一条‘新赛道’”。尹红元说,之所以选择水头,是因为这里距离广州、深圳等潮流消费市场近,而且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

为支持魔芋产业的发展,佛冈县、水头镇也盘活资源,将闲置的乡村小学提供给振为,建设集科研、教学、培训、数字农业展示、办公、品牌研发、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头镇魔芋产学研创新中心。

尹红元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短短3年时间,从整合土地开始,种植魔芋,打造魔芋产业园,推出了顺应城市新消费需求趋势的4大魔芋产品品牌,在天猫、淘宝、拼多多、抖音和京东等平台上销售,累计销售额约1.36亿元。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一个新的产业渐渐崛起。目前,水头全镇魔芋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量达3.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6亿元,并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商品魔芋种植基地、全国第一个魔芋推广服务平台,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居的发展。其中,桂元村探索出“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撂荒的土地平整、铺设滴灌,种植了190亩魔芋,带动了约200名村民在本村灵活就业,合作社收益100多万元。

潘国标将水头引进尹红元发展魔芋产业的经验总结为:“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盘活一片资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

在佛冈县委、县政府和工作队的指导下,水头镇进一步盘清盘活旧小学、闲置厂房等“三资”家底,整合流转土地,发挥本土资源优势,陆续引进水头国际医养中心、农光旅项目、森林康养综合体、水头多功能市场等项目。

其中,针对魔芋喜阴属性,以及本地日照时间长、丘陵山坡多等特点,水头引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的中核汇能公司,结合土地综合循环利用打造“光谷”,构建了地上可发电、地面可饲养、地下可种植魔芋的农光互补共生循环产业链,光伏板下可开辟约2100亩魔芋种植用地,年均发电量2亿度,年均营收1.3亿元、贡献税收超1900余万元,实现100%绿电供应。

“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做好‘土特产’文章。”谢少举说,水头产业项目的选择紧密结合地域特点,注重发挥区位、生态、资源等方面优势,选准突破口。

市场化运作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可持续运营

三年来,水头镇实施乡村CBD建设、圩镇改造、自来水厂修建等50个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提档升级,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着眼未来,突出乡村特色和经济效益,确保公共产品有投入有产出,其核心秘诀便是通过地方专项债,撬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实施市场化运营。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水头国际医养中心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典型。

项目的前身是水头镇卫生院。“在这里工作两年,每年汛期卫生院都会被水淹,严重时屋内的水高到膝盖。”水头镇卫生院执行院长林永杰介绍说,2022年8月,在工作队和佛冈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水头镇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式动工,同时开工建设药王谷生态康养度假中心,两者联动打造水头国际医养中心,提升本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水头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由政府投入1亿元地方专项债实施,药王谷生态康养度假中心是本地民营企业投资2.1亿元建设。”谢少举说,水头国际医养中心首创“公私合建+合营”发展模式,以医养产业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面向大湾区的“中医药+卫生医疗+养老康养”现代乡村服务业,截至目前已服务超12万人次。

新投入使用的水头镇多功能市场建设项目也采取了公私合作方式开发。这个市场的前身是镇旧食品站,前些年已转卖私人。项目纳入水头镇圩镇改造计划后,工作队和镇政府便立即与对方沟通协商,拟采取政府与私人合作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建设多功能市场,建成后的铺面双方按投入分配。

如今,新多功能市场已建成集“展厅+市场+超市+多功能厅+网红电商孵化基地”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并引入专业运营商进行市场化运营。

“政府不仅可以孵化农村电商,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而且还可以收租,公共设施也可产生效益。”水头镇党委书记吴春来说,如此一来,多功能市场从开发到运营,都实施了市场化运作,实现多方共赢,确保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水头镇乡村示范带建设、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多个重点公共基础设施,都通过EPCO(工程总承包+运营)模式,进行市场化、项目化运作。

吴春来介绍说,三年来,水头镇共通过地方专项债投入3.6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参与镇村两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9家专业运营商与分别水头镇国企、村集体签订5—20年的公共设施项目运营协议,累计开发经营多功能农贸市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项目8个,增加就业岗位1376个。

“项目在投入过程中要考虑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生命力。”潘国标说,水头镇在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时,一方面通过专项债实现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撬动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项目化、市场化运营,实现镇、村、市场主体三方共赢,确保项目收益可覆盖地方专项债本息。

激发群众动力

“画”好镇村“施工图”带领大伙一起干

在水头生活长大的黄强便是投入2.1亿元参与水头国际医养中心建设的投资者。他坦言,以前的水头并不适合投资创业,“营商环境和民风一般。”

自从工作队进驻之后,工作队和水头镇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浙江建设集团专家团队先后12次来到镇里勘测考察,共同研究镇域总规划和若干项目规划,理清镇域发展思路。经过反复研究并征求群众意见,水头镇制定了《水头镇乡村振兴五年规划(2021—2025年)》,按照“一带二路三产业四平台”发展布局和思路。

三年变化翻天覆地!清远“水头模式”凭什么?

规划制定之初,工作队和水头镇就制定了两条“底线”:要坚持民生优先、群众关注的问题优先,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理清建设思路,防止做表面工程,防止做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要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防止“闭门造车”,动员广大村(居)民支持乡村振兴,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年来,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改,对群众反映潖江的环境问题,通过“卫生黑点”变身成为“环境亮点”,打造断桥花堤滨水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对于镇域严重的内涝情况,在圩镇范围内实施雨污分流和防洪排涝工程……

为了让黄强大胆放心投资,工作队和水头镇上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与黄强多次组织分析养老形势、需求的会议,并多次赶赴广州等地的医养中心考察学习,为医养中心上马提供思想准备;二是围绕潖江源头沿岸开展绿道工程建设,把潖江水头段10村1社区建成现代乡村农业公园,为医养中心的发展提供生态支持;三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工作队组成单位之一,将安排中医药专家定期到中心提供医疗服务,为医养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技术支持。

“他们言出必行,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办到。”从没打算在水头投资的黄强被工作队队员和水头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打动了。

工作队队员和镇村干部如此拼命干,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用行动予以支持。2021年7月至今,为推进镇村建设及产业发展,水头镇村两级共拆除违规建筑物2.6万平方米,基本上做到了群众零上访、零投诉。更为重要的是,在土地规模、用地指标等要素紧缺的情况下,镇村干部动员群众通过有偿出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镇村建设,盘活全域建设用地1890亩,初步解决用地需求。

外出的村民也逐渐回流。

水头镇许多乡村是“空心村”,村里缺少青壮年劳动力,镇、村人才梯队断档严重。工作队和水头镇通过“敲门行动”将583名本地大学生纳入人才库,近2年累计吸引博士、硕士下乡支援乡村振兴约80人,广中医派驻7名专家至镇卫生院。

与此同时,水头镇通过集中利用镇域土地,发展魔芋、康养产业,实现土地增值保值,引进万兴集团在村里开设“微工坊”,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据统计,近两年,水头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17.7%,新增返乡及外来就业人口超过3500人,常住人口增长12.1%。

“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是精气神十足,干起事来很有冲劲。”对自己投资的水头国际医养中心以及水头未来的发展,黄强充满了信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