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文物重见天日的背后

2024-08-29 14:10:48 - 新民晚报新民网

沉船文物重见天日的背后

沉船文物重见天日的背后

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珐华梅瓶

沉船文物重见天日的背后

如宝石之流光、似水晶之晶莹、媲美金珀之华丽。在海南刚刚闭幕的深海先进技术暨深海(南海)沉船考古主题展中,不少观众得以一窥青釉瓶、明珐华莲池纹梅瓶等水下考古文物的华彩。这一箱箱奇珍异宝从一片深蓝中重见天日,正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国深海考古领域不断实现的科技创新。

南海沉船揭开神秘面纱

500多年前,在今天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中国南海海面上,两艘满载货物的大船先后相向驶过,一艘准备着开启异国的长途跋涉,一艘急切地奔向咫尺之遥的故乡。但最终它们都沉没在1500米深的海底。

2022年10月,两艘尘封了500余年的古代沉船被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科考队员偶然发现,船上伴有大量瓷器及珍稀原木等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沉船,分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根据出水的一些陶瓷器来看,一号沉船大概处在明代中期正德年间,二号沉船大概是弘治年间,两条船大致在一个航道上,这条航线我们现在叫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首席科学家宋建忠介绍道。

一号沉船船货以外销瓷器为主,二号沉船船货以从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共同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繁盛景象。两艘沉船相距仅十多海里,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

此次一号沉船出水的珐华器与二号沉船出水的乌木,均为我国深海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珐华彩技艺最早从山西地区流行开来,由于北方窑口用陶土烧制的珐华彩胎釉结合度较低,脱釉严重,难以长久保存,因此珐华彩少有留世。

近日在海南展出的这件珐华彩莲纹梅瓶,虽为复制件,但其釉色温润如玉,宝石蓝色勾勒出的莲花图案灵动精致,金箔点缀的水纹装饰在瓶身和瓶口,清新又不失雍容,让人一窥当年的“盛世美颜”。

探秘深蓝迎来考古突破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技术限制,中国无法深入深海进行深海考古调查。2017年8月,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成功在南海进行首次载人深潜下水,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这一深海利器自此拉开了中国深海考古的序幕。

2023年5月至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组成了联合考古调查队,累计实施了3个考古航次,在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处布放水下测绘永久基点。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公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下文物保护区。

宋建忠回忆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到达一号沉船遗址时的场景:“下潜的过程中是不开灯的,完全是漆黑一片。当我们到达沉船现场的时候,灯光一打开,你会看到很震撼的场面。从沉船上甩下来的货物,比如陶器、瓷器,大概有300多米长,50多米宽。”

这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对深海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工作,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跨界合作引领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每每提及考古学者提出的探测、定位要求都“爱恨交加”。他说:“我们深海探测对于精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即使误差有十几米,借助载人潜器的灯光也能校准,而这次深海考古调查要求的精度不是亚米级而是厘米级,这是之前深海科考工作从未有过的,压力极大。”

为了保障文物的绝对安全,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个是机械手,另一个则是操作机械手的人。“深海勇士”号上的两条机械臂尾端连着机械手,有一只专门套上了一层柔软的硅胶,用来“握住”文物,避免金属直接触碰文物表面。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邓启江回忆,科考船上每天都会召开科学家例会,研读前一日载人潜器带回的影像资料,对关键图像进行逐帧分析。

项目组通过采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昼夜交替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出了一条以载人潜水器为主、无人潜水器为辅的深海考古调查作业范式,发展了中国特色深海考古新模式。

接下来,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为代表的我国海洋文化价值,将被深入挖掘,阐释我国海洋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

驻京记者赵玥(本报北京今日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