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消费丨行业快评】市内免税政策升级,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事件:
8月27日,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促进市内免税店健康有序发展。
投资要点:
《通知》对当前的市内免税店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是刺激出口增长、带动入境游行业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政策要点包括:
l享受对象:持出入境有效证件即将于60日(含)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
l购物额度:不设购物限额,但应当符合海关关于旅客携带行李物品进出境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的规定。
l商品种类:食品、服装服饰、箱包、鞋帽、母婴用品、首饰和工艺品、电子产品、香化产品、酒等便于携带的消费品。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将具有自主品牌、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纳入经营范围。
l提货方式:在口岸出境隔离区内设立免税商品提货点,旅客在免税商品提货点提取市内免税店所购免税商品,并一次性携带出境。不允许在市内免税店购买或预订后,寄存在口岸并于进境时提货。旅客将所购免税商品携带出境后,再次携带进境的,按照进境物品管理,照章征(免)税。
l经营主体:(1)现由中免集团经营的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等6家市内免税店;(2)现由中出服经营的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南京、重庆、合肥、南昌、昆明、杭州、郑州、哈尔滨等12家外汇商品免税店以及现由港中旅经营的哈尔滨外汇商品免税店,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3)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经营主体按照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地方政府参照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采购方式和程序采用竞争方式确定。
政策限制松绑,购物对象、范围与便利性均有大幅扩大提升。对于先前的市内免税政策,我们认为存在三大松绑空间:一是国人离境的市内免税购物牌照未放开,第二是市内免税购物的商品品种和额度有限制,三是经营市内免税的门店数量较少。本次新政策出台对以上限制均进行了松绑:①享受对象纳入中国籍旅客,鼓励我国出境旅客将国内优质商品出口至境外,由于政策对象限于出境人员,广州、深圳、珠海等港澳及国外流量较大的城市市内免税发展潜力较大;②购物额度不设上限,首饰、珠宝、白酒等价格较高的商品销售不再受限于旅客购物限额,相较于离岛免税更易于提高客单价;③在原有6家市内免税店的基础上有望再新增21家经营门店,包括13家转型门店与8家新设门店,覆盖我国22个城市,游客不局限于机场或特定区域,可以选择在更多地点及出境之前的任何时间进行购物,既能有效增加游客购物便利性、分散客流压力,同时提升各地旅游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投资建议:我国市内免税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在免税行业中占比较低。此次《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是对市内免税政策的重要完善,市内免税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免税行业预计形成机场免税、市内免税、离岛免税三大渠道共同发展的格局。建议关注直接受益于政策松绑的免税龙头,以及后续有望差异化竞争市内免税经营主体的免税零售商。
l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