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航道,一路改革!

2024-08-29 18:37:16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水运网

欢迎来到万州“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8月26日,豪华的长江游轮,通过夔门向下而行进入瞿塘峡,左岸10米高黑白相间的“塔标”与白帝城山水相映;右岸垂直90°的悬崖绝壁上,红色“自浮式绝壁岸标”为来往行轮指引航向。

长江万州航道处2022年7月推出的《长江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计划于2025年通过打造巫山—奉节段典型河段先行试点,推进绿色智慧高质量发展,提升通航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8月下旬,记者辗转长江巫山段、奉节段航道,随船出航,领略“先行示范区”的风采。

智能浮鼓助力智慧航道

高峡平湖,山高水阔。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既是内河航标的“博物馆”,也是智慧航运的“试验区”。

库区塔标、浮标、智能升降浮鼓、遥控升降式绝壁岸标、自浮式升降式绝壁岸标、RTK自动水位站、AIS虚拟航标、航道数字孪生……标标相对,灯灯相见,绘就智能航标“现实+虚拟”的智慧图景。

智慧航运蕴含的创新理念,在“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顶层设计中得以见证——

船行长江奉节段航道,38℃炎炎烈日下,最引人注目的航标是江面上的“智能浮鼓”。红白相间的“夔门桥右#3”和黑白相间的“黄老虎”智能浮鼓, 4米“身高”加上醒目的色彩,让2座“智能浮鼓”如矗立江面的“灯塔”,稳定可靠地坚守着航程。

据了解,由于三峡工程采取 145米—175米蓄水调度运行,三峡库区全年水位落差最高可达 30米,高水位落差,对航道的维护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传统的钢质船形浮标——“标志船”,采用船头船尾两头锚缆固定,库区渣草容易缠绕在锚缆上。一旦渣草过多未得到及时清理,有可能导致锚缆断裂、标志船流失等情况,危及船舶航行安全。

三峡库区航道,一路改革!

另一方面,传统航标维护作业仍以人工为主,电锯、抓钩、抛石设标、镰刀斧头清除浮标缠绕物等,不仅航道职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大,且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动创新驱动的引擎,让科技创新成为供给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自长江航道“擦亮行轮的眼睛”航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万州航道处将“智能浮鼓”作为重要科技项目,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试验与应用。

根据库区航行及航道条件,充分吸取海上浮鼓和长江中下游大型浮鼓的优点。2023年5月,由长江万州航道处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自动升降浮鼓”首次在三峡库区亮相。

“智能浮鼓”结合太阳能、遥测遥感、全视角监控、自动收放缆、自动防渣草等智能“黑科技”于一体,采用整体“高分子”及“超高分子”材料制作,跟传统钢质“标志船”相比,无需油漆保养,环保免维护,15年不褪色不变形,更好地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目前,在奉节设置的7座智能浮鼓,可以全智能地根据30米水位落差,自动调节位置变化。‘不倒翁’圆盘结构,旋转避让渣草,不易失常,无需人工干预,比普通航标更安全,助航效能更佳。” 船长薛春介绍。

“和传统的航标船相比,这个浮鼓会自动收放缆,不会因水位变幅去人工收放缆。对于我们一线航道人来说,科技含量更高了、工作量减轻了、安全性更强了,希望今后能大力推广。” 基层航道职工也频频列举“智能浮鼓”在实际航道运维作业时的优点。

新型航标焕发科技光彩

天空晴朗,骄阳似火。在巫山航道处基层站点,巨型石碑上镌刻的“山美水美巫峡美 心畅气畅航道畅”字样,充分展现了长江航道人以“一切为了畅通”的核心价值理念。

随船出航,尽览巫峡美景。远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近看,断岩峭壁,山高水深。两岸伫立的岸标、江面醒目的浮标、悠然而过的货轮,组成三峡库区独特的风景线。

停泊至“大背角”绝壁岸标,一条近乎垂直90°的爬梯直通岸标高台,2名航标职工扛着航标灯通过这条垂直爬梯,徒手攀爬至十几层楼高的高台顶端,对航标灯进行人工维护及更换,让恐高的记者站在岸边看得心惊胆战。

而在“巫山桥左#2” 绝壁岸标,第三代“遥控升降式绝壁岸标”则令记者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同样是悬崖峭壁上一条长长的爬梯,在距离岸标几十米开外,巫山航道科科长王仕兵拿出遥控器轻轻按下,航标灯便沿爬梯轨道自动下降,几分钟后到达岸边轨道底部,无需人工攀爬,航标灯就能方便更换。

“遥控升降式绝壁岸标的安装应用,减轻了岸标维护难度、职工劳动强度,明显减少作业安全风险,有效提升了航标的助航效能,便于过往船舶识别,大幅提升航道维护的质量和水平。”王仕兵详解。

回到航道处基层站点,航道职工汪正茂打开电子航道图,轻点鼠标放大屏幕介绍:“我们巫山辖区的3个绝壁标,点开就可以看到实景图片,这个标位名称叫“碟子大个天”……如果航标有异常,我们收到提醒,可以及时巡查并解决问题。” 

智能科技,成为“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创新理念、鲜明标识之一。

“只有准确把握库区航道发展规律,聚焦公益服务,品质提升,以需求、问题、目标为导向,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才能引领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正如万州航道处处长徐晓明所说,有了科技的加持,“行轮的眼睛”更明亮,行轮航行更安全。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基层航道职工 “危、繁、脏、重”的传统作业方式。

科技赋能提升试点成效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在62公里巫山—奉节段三峡库区示范段60多座造型统一漂亮的10米塔形岸标,在175米水位峡区峭壁的大弯道、突出悬崖处连成一线。

“船舶下行方向的左侧统一为黑白相间的岸标,右侧统一为红白相间的岸标,这是为了区分上下行,大约每隔两公里就会设置一座岸标,岸标上的名称一般根据地域的名字来命名。”随船的航道职工为记者解惑。

时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在巫山水域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山体滑坡整治区域,万州航道处还提前调派“长救绞3号”船舶驻守,并增设风速风向监测仪、视频监控,利用长江e+等信息化手段,设置电子围栏,标注危岩区域。该处还在高陡危岩水域增设多座“危险水域浮标”,以鲜明的黄色警示过往船舶注意避让,远离危险水域。

不懈探索“从无到有”新可能,不断攀登“人有我精”新高度,加快推动科技变革、创新变革、航道变革。历时两年,“先行示范区”已初现雏形。

万州航道人推进“三峡库区航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就是希望通过科技项目的落实,构建好现代化航道公共服务、决策指挥、设施装备、应急救助及运行管理 “五大”体系,使万州航道成为生态美丽航道的样板区、现代助航服务示范区、数据赋能决策的体验区以及智慧航运试验区。

“我们先行示范区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方案’提供给全国其他内河库区和湖区。”万州航道处航道科科长习倩倩自信道。

从“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转变!围绕长江航道“畅、安、优、智、美”发展目标,乘势而上,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绿色智慧高质量发展,提升万州航道通航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跨入全国内河航道领先行列,是时代赋予万州航道的使命和担当。

截至目前,长江万州航道处科技项目《智能浮鼓在库区推广应用可行性及维护对策研究》获得《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科技项目《三峡库区新型助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2年度长航局科技创新项目成果一等奖;科技项目《三峡库区智能助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万州航道处目标笃定,脚步坚实,正以三峡库区“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破传统航道维护作业藩篱,谱写出科技创新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