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岛叔说」咱的娃要不要学英语?

2022-09-29 22:20:43 - 海外网

来源:海外网

如果有人问你:“Howareyou?”(最近咋样?)相信很多岛友都会下意识地回答:“Fine,thankyou,andyou?”(挺好,谢谢,你呢?)

这种几乎成为自然反应的对话,足以说明英语学习在国人心中打下的深刻烙印。

近年,舆论场上质疑英语学习过度的声音越来越多,最近还有人提出,建议降低英语教学比重,代之以传统文化教学,从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此言一出,立马引发社会热议。

相关建议有3点:

第一,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在考试中占分比重;

第二,用英语教学腾出来的时间,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第三,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

对此,教育部作出明确答复,同样归纳为3点:

第一,目前英语教学课时已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纳入中小学课程;

第三,高考英语分数不变。

「侠客岛|岛叔说」咱的娃要不要学英语?

表面上,这轮建议与答复围绕的是英语教学比重,实际上,大家关切的无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咱的娃要不要学英语;二是英语学习是否妨碍了文化自信。

英语要不要学?当然要。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是众多专业领域的敲门砖,不懂英语,就没法学先进技术、读顶尖期刊。

但要学,并不代表就要按现有路径学。老实讲,眼下的英语教学确有不足之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到本科毕业,英语学习长达16年。学了这么长时间,能到啥程度?反正岛叔要和别人用英语对话,想到的还是那句“Howareyou”;要细数背过的单词,瞬间记起来的也还是排在词汇表第一个的“abandon”。

有教育专家就指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本问题,是学英语的时间太多,真正用到英语的时候不多;英语分数考得挺高,但不少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

对多数中国学生来讲,学英语是为了应试,而不是应用。在“考前死背、考完就忘”的应试环境下,英语学习的效果,能好到哪儿去?等踏上工作岗位,许多人用得着英语的机会也不多,即便要用,一些翻译软件也能顶上,说不定还胜过自己搜肠刮肚。

花10多年学英语却一口用不上,只能说明目前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方法有问题,并不代表英语本身不该学,更不等于英语学多了,文化自信就弱了。这个逻辑关系不成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英语教学在各教育阶段中占比逐步增大,很多人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走向世界。随着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

举个例子,教育部近日公布数据:过去10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八成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有网友称:一出国就更爱国了。

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盲目排外,而是建立在与其他文明文化的比较中。历史上,中华文化正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兼收并蓄、历久弥新。国家越开放,文化自信越笃实,“夜郎自大”式的自信,反倒是脆弱的。

舆论场不时出现“英语无用论”,其实是给作为工具的语言赋予了过多的价值内涵,背后有文化焦虑,总觉得咱娃娃们都讲外国话了,老祖宗东西没人爱了。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文化不自信。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生在这样一个开放大国,我们没必要切断英语这条通路。

那如何学?有专家建议,学校不妨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英语学习要求。学生也可根据个人发展方向,选择多学或少学英语。比如你要做科研,那得熟练掌握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如果工作与英语无关,不妨学点基本会话。学校教学中,也别单纯教语法拼写,还可以结合讲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知识,借助多元文化背景,创新文化自信表达。

只有这样,下次面对那句熟悉的“Howareyou?”,我们才能给出新的回答。

文/田获三狐

编辑/点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