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2035目标?

2024-09-29 21:10:07 - 科技部网站

转自:中国科学报

9月27~29日,为期3天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办。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会上发布了《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强调与会各方将坚定不移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确保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即NEV50@2035)的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2035目标?

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办方供图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5200万辆,中国占比超过60%,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全面市场化拓展的新阶段。

面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和和全球经济的新挑战,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发展如何转型?如何确保NEV50@2035的目标实现?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坚定信心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数据显示,2024年1~8月,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超过700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37.5%。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同时也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实现“2035年全球市场份额50%”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全球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要,还为各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提供了成熟高效的产业链支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支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和交通领域低碳转型。

论坛上,加强务实合作已经成为共识,互学互鉴、跨界协作是推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进入中国市场40年,致力于深入地融入中国生态系统,为此显著提升了中国本土的研发实力,并与本土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与电池的领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万钢强调,要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突破阻碍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构建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汽车产业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的发展环境,持续发挥多双边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把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的更牢固、把合作共赢的纽带系的更加紧密。

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如何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补能时间?怎样确保车辆更加安全?面对消费者的痛点,技术不断创新迭代进步至关重要,这也是实现到2035年全球市场占比50%目标的一大重要因素。

万钢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要高度重视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比能量、环境适应性,持续推进车能互动,加快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跨领域应用,支撑新能源汽车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推广应用。

“回顾汽车发展,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经历了从马车、燃油车的时代再到电动车时代的演变,动力系统一直朝着高功率、高效率不断演变”。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指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能源系统的高效化是未来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

他认为,电池创新仍然围绕着材料结构和管理系统来实现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持续提升。固态电池虽然面临材料成本和整车集成难题,但仍然是研究热点,无负极电池技术和双极电池技术可能会颠覆现有设计。此外,精准的电池管理对于确保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新型碳化硅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也在逐步提高电控系统的效率,实现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持续提升。

“在未来的5到10年内,电池技术将在体积和重量的能量密度上显著提高。”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说,随着生产和出货量的增加,电池成本迅速下降,但是,材料资源问题仍然是限制成本进一步下降的因素之一。

廉玉波说:“未来新能源汽车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关键的技术创新必须同时向着广度和深度进发。在横向方面,必须加速智能交通、智慧电网、智慧生活三大领域的拓展和融合;在深度方面,技术突破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需要从工程创新走向理论创新,当前也需要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走向“聪明的车、智慧的路”

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也将走向“聪明的车,智慧的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车端、云端的融合发展带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结构重塑,要积极探索车路云协同下,可验证、可回溯的自动驾驶大模型(LDM)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持续迭代和进化,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基于交通规则的博弈能力。”万钢表示。

与会嘉宾也认为,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集生活、工作、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适用性技术研发。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飞行汽车也从想象逐步走向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说:“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飞行汽车正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并有望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及推动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

目前,分布式电驱动和垂直起降等新技术赋予了飞行汽车更为实用的形态。尽管飞行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安全性、系统性设计、气动布局设计、节能等问题亟待解决。

“能源动力是当前发展的关键瓶颈,特别是在长航时飞行方面,现有的电池技术和混合动力系统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效推进系统的研发同样重要,包括高效的气动单元设计和高功率密度电机。此外,智能行驶技术也是确保飞行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需要克服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规划难题。”项昌乐表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