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今天,听他们诉说100岁“药神”的故事
转自:黄杨子
再过两个多月,王振义将迎来100岁生日。他出生于上海,1948年,进入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工作,从那时起,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这位医学泰斗谦虚地说,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100岁,这100年里,我从做医生到后来遇到问题,都没有放弃。一个病,为什么会产生?怎么样治疗?”
他与学生们创造性提出将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进行联合治疗的方案,即“上海方案”,让白血病中最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至97%以上,更列入“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全球千万患者因此重获新生,而王振义毫不犹豫选择了放弃专利。药物正式被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后,10粒一盒的价格当时低至仅约11元,直到如今也仅290元,且纳入医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振义的“一门四院士”已成为学界佳话,2003年从行政岗位主动让贤后,他全心投入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自创了特殊的教学查房方式——开卷考试,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一周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资料,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后做出“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将自己分析的成果教给大家。
【爱国,王振义院士这样说】
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震旦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留在了广慈医院工作。工作的第二年,王振义就盼来了上海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呈现出的新景象让踌躇满志的王振义充满斗志。
1949年底,驻守华东地区的解放军准备渡海作战,但当时江南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很多战士因此患上了血吸虫病,且大量出现急性发病的病症。华东军政委员会指示上海等地组织医疗力量帮助部队突击防治血吸虫病。王振义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血防队,经过数个月的艰苦奋战,血防队出色地完成了阶段性的防治任务,受到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和第三野战军的大力表扬。王振义也因为在整个防治工作期间,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1951年7月,广慈医院组织第二批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作为内科住院总医师的王振义,刚从胃溃疡和轻度肺结核的住院治疗中恢复过来就坚决报名参加,最终组织上出于健康因素的考虑未批准他成行。
爱国,就要为祖国上战场!怀着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1953年4月,王振义第二次报名参加上海市第5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并获批。当时在战场医院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等症状,医生们诊断为肺结核并伴有结核性的脑膜炎,但用了药却并不见好转。细心的王振义发现出现这种病状不止一人,而是一大群人,而且当时战士们为了改善伙食经常在当地捕捞鱼虾,会不会是以前在文献上看到的肺吸虫病呢?
肺吸虫虽然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但也会跑到脑膜里去,进而导致咳血和头痛的症状。但当地医院的医生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所以将信将疑。于是王振义将病人咳出的血液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这一诊断帮助整个部队和医院及时治愈了一大批患病的志愿军战士。为此,王振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组织部授予二等功。
爱国,就要为祖国培养人才。王振义是一名本土培养的顶尖学术大家,虽然从没出国留学,但他深谙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真谛。陈竺、陈赛娟院士是王振义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陈赛娟回忆起来常说,“那时候王老师不但手把手指导我们做实验,还每天晚上帮我们补习外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也仍记得王老师帮他修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过程。“王老师一遍遍修改,我就一遍遍整理抄写。王老师先后改了10遍、近两万字的毕业论文,我就抄了10遍。正是导师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激励着我攀登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
【给青年人的“珍贵礼物”】
肾脏内科青年医师高琛妮:
今天是向王振义院士学习的报告会。有人会问:他是血液科的大教授,你是肾脏科的小医生,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我想说,当然没有。无论是血液科还是肾内科,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王老师对于我们所有年轻医生的成长,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2021年,我已经是肾脏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了。当时,病区内有一位16岁的少年,反复血小板减少11年,合并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在外院经历过两次肾穿刺,基因检测提示MYH9突变,考虑是罕见的MYH9相关疾病,需要血液科共同会诊治疗。
王老师接到我们科室的会诊邀请之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虽然他当时已经97岁高龄,仍然坚持亲自来到患者床边,详细进行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MYH9相关疾病虽然主要导致血液系统改变,但其突变基因会引起编码蛋白质异常分泌,如异常蛋白质沉积于肾脏,同样会导致肾脏病变。王老师并不仅仅关注血液系统治疗,而是提纲挈领地以整体角度,综合肾脏受累等,和我们一起为患者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让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
在他的心中,“患者无小事”,他的每一场“开卷考试”都本着对患者极其负责的态度,每一张PPT都是他心血凝结的成果,是对患者疑难病情最好的解答,更是送给我们这些后辈最重的“礼物”。我家里,还珍藏着3本《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这是根据王老师每周四“开卷考试”答案梳理而成的著作,里面不仅有血液科的病例,更有内科几乎所有专业知识的融合,是王老师对于年轻医生最无私的奉献。
王老师热衷公益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在他的感召下,瑞金医院成立了“蓝小医”青年志愿服务队,发挥医学背景,在日常工作之余开展医疗保障、义诊咨询、科普传播、爱心助老等志愿服务。在王老师“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医学人生指引下,我们这群“蓝小医”青年志愿者,也不断开展更多样、更实在的“向上、向善”志愿服务项目,更热心、热情、热烈地助人奉献。
【三种称谓,深深感恩之情】
患者小陈:
我是一名来自科研院所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今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讲述我患病的故事和体会。
2012年2月22日,我进入瑞金医院18楼血液中心。这是个“2”比较多的日子,浑身乏力、脸色惨白的我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助。在大厅等待入院时,周围的患者家属一直窃窃私语,相互询问:你是什么型号?我才了解,白血病有m0至m7这么多分类。骨髓穿刺后,我确诊为m3,也就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时,周围的患者和家属竟然投来羡慕的目光,大家都说,“还好有王院士,把最凶险的白血病给搞定了,得了这个病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随后的化疗中,我体会到了这个最凶险白血病的威力。我经历过横膈膜痉挛,连续打嗝两天一夜;也经历过血小板低和凝血问题,鼻血流淌不止;更经历过40度高烧13天不退,直至浑身抽搐。但我心里始终有个信念,那就是我得的病能治好。我的信心就是王老师的“上海方案”,他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把5年生存率从10%提升至95%,我就是那个95%的受益者。
看病的历程很漫长,我在瑞金医院血液中心进进出出16次,共历时6年180余天。在这期间,有幸见过王先生两次,那时先生应该已经接近九十了。在病房里,我看到了一场生动的教学课,王先生不断提问,思路清晰敏捷,学生们拿着病例侃侃而谈,偶尔答不上来,也会面露尴尬,汗水潺潺。我想,这是一种传承,是王先生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做成了一件事;更是以榜样的力量,言传身教,培养起一批批中青年专家团队,让瑞金血液科享誉世界。
今天的分享我用了3种称谓。“王院士”代表对学术地位的仰慕,“王老师”代表对桃李天下的尊敬,“王先生”更是对您所说“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这样精神的尊崇,也只有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才值得这样的称谓。在此代表本人、我的妻子、我的女儿,以及所有共患难的m3患者对您表达最深的谢意!
【100岁的“开学第一课”】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卢敏:
在医学界,王振义老师最著名的贡献,是创立“上海方案”,治愈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拯救了全球至少几十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过去10年,我有幸在王振义老师创立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跟随王老师继续拓展“上海方案”,希望利用这个方案为实体瘤癌症患者提供新希望。
2015年,在我入职后的第一个星期,就在研究所的新生见面会上见到了王老师。至今还记得那天王老师给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像挤海绵一样珍惜时间做科研、以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为科研目标、要诚信严谨地开展科研。
10年时间,王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始终未曾间断。上周一学校开学,王老师以100岁高龄再次开讲,谆谆教诲青年导师和学生:要珍惜时间、要为病人服务,要诚信严谨。
我本人主要在实验室研究一个叫p53的蛋白,这个蛋白突变以后患者预后很差,这类患者迄今没有特效药。我第一次参加王老师的开卷考试是在2018年。当时血液科就收治了一位p53突变的癌症患者,因此我被邀请去参加王老师专门为这位高危患者开展的“开卷考试”。会上,王老师创新性提出,可以为这位无药可用的患者使用老药地西他滨,通过全新的去甲基化机制来靶向p53。遥想1986年,王老师就曾经使用老药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一位生命垂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并取得了疾病的完全缓解,开启了改变癌症治疗领域的“癌症诱导分化”时代。
目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地西他滨治疗p53突变癌症患者老药新用治疗方案的研究,初步证实了该治疗方案对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疗效。我们的课题组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开拓“上海方案”,力争将其用来治疗p53实体瘤患者,努力在有生之年实现第二种癌症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