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 呵呵……

2023-08-04 18:08:28 - 环球时报

近日,一篇名为“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的文章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争议乃至不少网民的抨击。因为这篇文章不仅宣称“堤坝直接导致了洪水灾害”,还称“堤坝防洪,越防越洪”。

而在认真阅读了此文,包括文中给出的一些论据,又看了网络上围绕此文的探讨后,耿直哥认为这篇文章被很多人诟病并不奇怪,因为这篇文章至少犯了两个大错误。

先简单给大家概括一下这篇“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的文章的核心内容吧。

这篇文章之所以宣称“洪水的真凶是大坝”,是因为它抛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大坝的建设会导致大坝下游的河床出现问题,进而令下游更容易出现洪水。

而其论据是,大坝修建后,上游的水里的泥沙会沉积在大坝的水库里,然后从上游落到下游的水就会变清。但当这些清水在从大坝上落下后,会随着落差的冲击卷走下游河床里的相对较细的颗粒物,同时留下那些更大的颗粒物,从而导致下游河床河道变得粗糙,即“河床质粗化”现象。

而这种“河床质粗化”的现象所将产生的其中一个后果,便是会影响河水的流动速度和深度,导致洪水水位更容易上涨,出现洪涝灾害。

“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 呵呵……

不过,“河床质粗化”现象及其对洪水的潜在影响,却并不是“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一文独创的,而是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一种观点。

比如清华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德州理工大学这四家来自中美两国的学术机构,就于去年联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刊登了论文,以黄河的小浪底水坝为例,讲述了在黄河这种沙质河流,大坝带来的“河床质粗化”的现象以及这对洪水的潜在影响,

“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 呵呵……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篇专业的学术论文中并没有任何要全盘否定水坝的意思,还在论文开头提到了水坝的建设能带来不少积极的益处。只不过,这篇论文终归是一个研究一项具体的水利问题的论文,所以这篇以问题为导向的论文,自然要指出水坝会引发“河床质粗化”的现象及其对下游洪水的影响这个问题,并建议要通盘考虑水坝防洪策略的得失,做出应对——甚至于这个论文作者们对于这个水利问题的关注,本身也是建立在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气候增多的这个洪水真正的真凶的基础上。

“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 呵呵……

可这篇称“大坝是洪水真凶”的文章,给耿直哥的感觉却更像是在利用这么一个探讨具体水利问题的论文,去偏颇地全盘否定所有水坝存在的意义——包括那些仍然对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无可替代作用的大型水坝。这显然是错误的。其文章中接连抛出的“堤坝直接导致了洪水灾害”,“堤坝防洪,越防越洪”等论调,也明显不是《自然-通讯》上那篇论文的论调和观点。

实际上,从近些年那些引发舆论争议科学话题来看,这些争议的引发几乎都是由于挑起话题的人在把一个需要客观看待的复杂的科学问题去进行偏颇地解读,并去推销自己超过了科学范畴的价值观或立场。

接下来再说这篇“洪水的真凶不是暴雨,而是大坝”一文的第二个大错误。这个错误在其发布的时机上——它发布在了京津冀正在遭遇极端暴雨所引发的洪水的这个很敏感的时间点上。

毕竟,京津冀的洪水不仅毫无争议地是由极为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引发的,而且在受灾最重的河北涿州市,大量科普文章已经说明那里灾情之所以大,除了极端暴雨,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发源于涞源西北太行山东麓的拒马河上缺少调节性的水库,导致洪水一路冲了下来。

那么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发这么一篇文章,确实有点突兀,自然会被人们“喷”了。

最后,耿直哥想说,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势必会对大自然进行改造,但在无比强大的大自然面前,这每一次的改造从不会以人类单方面的“完胜”而收场,而是有得必会有失的。这也是世间万物恒定的规律。

所以,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搞清楚做一件事到底是得更多还是失更多,以及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巩固得并减少失,而不是要么因噎废食或躺平,要么盲目自信——直到撞上南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