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巴黎奥运见证开放自信的中国

2024-08-09 23:54:16 - 环球时报

“在逆全球化的时刻,他们反而活出新全球化的范儿。”这是《亚洲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对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新生代运动员表现的评价。从面对质疑淡定表示“这就是我的正常水平”的潘展乐,到夺冠后表示“QueenWen”称号实至名归的郑钦文,再到手持西班牙奥委会徽章领奖致敬因伤退赛对手的何冰娇,中国年轻运动员正在以自信的谈吐、活泼的表达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坚持赢得赞誉。运动员的表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展现的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精神风貌,也让奥运见证了开放自信的中国社会。

感觉中国的年轻运动员越来越“会说话”、会表达了,是本届奥运会在成绩之外国内外讨论最多的。中国这些小将们肯定不是上了什么特训班突然之间变得“会说话”了,出圈的、引发共鸣的表达,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社会自信昂扬精气神儿的生动体现。与前辈相比,年轻的运动员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渴望和追求,淋漓尽致地展现拼搏奋斗,但也更能享受比赛和运动的乐趣,在竞争中拓展团结和友谊。这些特质跟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和主流价值是高度吻合的。

早在三年前东京奥运会时,BBC就曾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开始更立体地感知奥运魅力,提到“金牌固然重要,拼搏的人都值得赞扬”“输赢不重要,尽力就是最棒的”等在中国社会中流行的观点。上届奥运会上大家对实现历史突破的苏炳添等运动员表达高度支持和赞赏,这一次在很多项目上大家也更注重从中欣赏体育精神、竞技之美,关注细节、人文和情感。中国人的奥运观不仅仅局限于争夺奖牌,而是承载着对更公平、更进步、更美好的自身和世界的愿望。

在奖牌之外,围绕着奥运在中国社会关注度和讨论度更多的是“突破”和“拼搏”。中国人不但把掌声、鲜花和欢呼献给冠军,同样献给伍鹏、邓丽娟、张雨霏,献给全体中国代表团,献给那些没能站上领奖台却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各国运动员。在一些没有取得奖牌的项目上,历史性的参与和突破也被广泛关注和赞扬。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种认知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现在看奥运的镜头,不光对准赛场上的表现,也更多去看每个运动员和每个项目突破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称,今年巴黎奥运会的奖牌榜显示,中国已稳固确立了其作为美国奥运最大对手的地位,尤其是在金牌方面。其实从东京奥运会上美国的奖牌排列方式引发争议,到此次巴黎奥运会美媒对奖牌榜的紧盯,不少人发现美国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松弛”,而中国正在享受奥运。如果说奖牌展现的是中国参与奥运的硬实力,那么中国运动员和中国社会在奥运会期间的表现,则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返奥运赛场,到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冬奥会,再到巴黎奥运会,这条路是史诗般的,一路上有太多坎坷与曲折,又饱含数不清的光荣与自豪。一代代的中国健儿,代表的是中国的风貌,也是时代的风貌。看着全红婵、潘展乐们的脸,那种充满朝气、活力又平和的状态,我们心中都很笃定,那就是先辈们所期望的“少年中国”的模样。

这样的中国体育给世界带来什么?当日韩解说员为潘展乐成为第一个游进47秒的亚洲人欢呼,我们看到信心;当以个人身份参赛的利特维诺维奇为王梓赛和严浪宇的主动拥抱感动,我们看到温良。中国运动员在用温暖和善意来照亮世界,用拼搏和奋斗来激励人心,他们的背后是中国。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一种勇敢拼搏的精神,更是一种团结、友谊和相互理解的体现。中国社会关注巴黎奥运会的突破与进取,巴黎奥运会也成为中国开放自信的见证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