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观株洲丨“株洲制造”发了条朋友圈,全球可见

2024-08-09 09:18:00 - 红网

红网时刻记者苏莉雅通讯员陈琪田灏张世超株洲报道

近日,“株洲制造”的朋友圈又有了新内容:

时下备受全球关注的,莫过于法国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的“体育天团”向着金牌冲击;赛场外,来自全球的游客乘坐由“株洲制造”成员——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搭载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的C12AI电动公交巴士,领略着塞纳河畔的魅力。

红观株洲丨“株洲制造”发了条朋友圈,全球可见

“株洲制造”的电动公交巴士行驶在巴黎街头。

而这,只是“株洲制造”奔赴大海的一面。

不沿边、不靠海,但在内陆城市、非省会城市的双重身份下,株洲在2024年“上学期”却是个“出海”的“优等生”:今年上半年,株洲进出口总值11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增速排名全省第3。出口92.2亿元,增长60.4%,出口增速排名全省第2。其中,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全省第一。

出口增速“持续领跑”,株洲靠的什么?

从数据来看,株洲出口的产品有这几个特点。

够“高”。原产地株洲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近年“圈粉”了不少海外市场。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平板、笔记本产品走俏全球,远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等国家。“2023年,我们出口额为9千多万元。”湖南长城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仓库,湖南长城将销售端口前移,积极开拓市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10亿余元的出口销售额。

够“土”。在“出海”的列车中,也不乏株洲的一些“土特产”。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例,1至6月,该公司出口金额达9.32亿元,同比增长135%。“上半年,我们中标了墨西哥蒙特雷地铁18列新车的国际招标项目,并与匈牙利公司Acemil签署合作协议,这为我司在中美洲、欧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中车株机关务主管罗正鹏介绍。

够“快”。尽管今年二手车出口业务在全国已放开,但株洲依托先人一步的试点经验,探索打造二手车出口集散中心,上半年出口二手车货值3.8亿元,增长28.1%,高速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够“新”。近年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新三样”。同样,“新三样”也是株洲外贸出口的亮点。其中,1至6月,株洲出口电动汽车4.4亿元,增长10.3%。

株洲,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340多项第一。

尽管株洲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的美誉,但此前出口并不是工业城市株洲的强项。这次,株洲制造“出海”的逆势上扬,背后其实大有乾坤。

扩大国际“朋友圈”,赶海“掘金”

5月中上旬,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率团访问阿联酋、沙特、土耳其三个中东国家。9天时间,代表团足迹踏进3个国家、5个城市,举行了17场公务活动,签署了5项协议。推介株洲,是这次代表团中东之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助力株洲企业“出海”更是重中之重。

红观株洲丨“株洲制造”发了条朋友圈,全球可见

在阿联酋,中车时代电动就嗅到了商机。在该公司总经理刘凌看来,新能源公交车在这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针对当地的气候、文化习俗等特点,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据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株洲市与170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比去年同期新增12个。上半年,株洲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48.7亿元,增长44.3%,占比41%。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6亿元,增长87.4%,占比21.9%。对欧盟进出口25亿元,增长14.3%,占比21.1%。对东盟进出口14.2亿元,增长167.7%,占比11.9%。

在“数”里行间,海外“老朋友”越来越亲密,“新朋友”越来越多,株洲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产业群星闪耀,入海“遥遥领先”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也是株洲“向海图强”的关键。

近年来,湖南力推四个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跃升,株洲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株洲北部的一个小镇,仅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株洲这座产业聚集的“超级工厂”里,先进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420余家企业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让株洲“链”起了全球,也让世界“恋”上了株洲制造。

红观株洲丨“株洲制造”发了条朋友圈,全球可见

株洲13条新兴产业链群星闪耀:硬质合金全球市场规模第一、醴陵电瓷产量占全球的30%、中车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中车株洲所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在“含金量”“含新量”满满的工业筋骨之上,株洲制造“出海”就是倚仗的自己的硬实力。

铁海CP,出海按下“快进键”

对外贸企业来说,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

2021年9月,首趟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从株洲中车物流基地发出,为“株洲制造”提供了更加便捷、低价的“出海”通道。

兴隆新材料是国内无机硅化物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其专业生产的白炭黑系列产品销往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新材料产品在东南亚很紧俏。原先企业需要先用汽车运至长沙码头,接着长江驳船运至上海港,再装船出海,全程运输预计需25天至35天。‘湘粤非’国际物流通道启用后,全程仅需15天左右。”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悫表示,“湘粤非”不但让企业出口产品交付时间大大缩短,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红观株洲丨“株洲制造”发了条朋友圈,全球可见

等待启运的满载“株洲制造”的列车。

自2021年在株洲开行以来,湖南的汽车、钢材、化工品、陶瓷、粮食、茶叶等货物经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运至广州南沙港,再乘船漂洋过海抵达肯尼亚蒙巴萨港,形成一条湖南至非洲的全新进出口通道。今年5月,可实现年发运量220万吨的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再拓渠道。

同时,株洲还实现了“湘粤一港通”业务,将海港的关务服务延伸到内陆。企业在株洲本地实现报关、查验、放行,铁路运输至港口后,货物将直接装上外贸海运大船出口国外,“全程提单,一票到底”。

在扬帆的过程中,其实不难发现,在市场和政府的“两只手”下,株洲出海服务“加码”了,企业转型“提智”了。未来,“株洲制造”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更是一种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前沿的象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