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首个“诺亚方舟”,感受生命力量
西藏种质资源库项目是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项目,2017年8月投入试运行,是西藏首家种质资源库,也是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大科学装置,聚焦西藏及其周边区域,对西藏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何谓种质资源库?西藏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种质资源库呢?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拉萨市农科路西侧农业科技创新园内的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为大家解疑释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种质是芯片的原材料
什么是“种质”?它和“种子”的概念不太相同。种质指生命体内的遗传物质。就植物而言,不仅是种子,枝条、根茎,甚至是用试管组培出来的植物细胞,只要包含不同的基因性状,就是一份独特的种质资源。还有微生物的菌种、动物的细胞和组织等,以及生物的DNA材料,都是“种质”。
这样来理解,种质资源库,其实就是一座基因库,一座“活”的生物“图书馆”。
西藏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种质资源库?西藏种质资源库主任文雪梅打了个比方,为了做好种业(子)工作,现代的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等技术的出现已经变革了传统育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培育新品种的效率,中国农业科学院、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等等科研机构,无论在育种手段创新方面有多少技术,但归根结底,都需要丰富的基因资源作为基础。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就是制造这枚芯片最基本的原材料。保存高原上的野生生物种质就是保存育种专家们所要打造的“芯片”的原材料,进而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培育出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适应性和抗逆性更强的各种作物,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更需要建立自己的种质资源库进而保护更多的资源。目前,世界上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有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两种方式。就地保护,西藏自治区针对保护需求,建立有各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目前正在推动的国家公园体系等;迁地保护,又称异地保护,包括植物园、苗圃以及种质资源库。
2017年,西藏首家种质资源库投入运行,主要承担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藏、管理、研究和分发等工作。目前,根据生物各类群种质资源保存的需求,西藏自治区种质资源库共有植物种子库、DNA库、微生物库、动物库、昆虫库等8个分库,能够满足西藏各类生物种质资源的长期、完整入库保存要求,同时,对我区生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种子的“诺亚方舟”
记录着西藏种业史
从外观看,西藏种质资源库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栋四层高的综合楼,供科研人员实验、办公,还设有存放种质的冷库;紧挨着的还有一座占地7亩的大型智能温室——植物活体库。
这样布局是为了最大程度提高科研效率、保存种质资源。“种质是活的资源,不是放起来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要不断去检验它们的生命力。部分植物的种子是不能采取低温方式保存的,所以我们改为直接保存它的活体植株,这就是活体库的作用。”文雪梅说道。
由于坚持“预先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理念,西藏种质资源库常被形象地称为西藏的“种子银行”,同时因为它在珍稀濒危物种保存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被称为西藏的“诺亚方舟”。
种子入库之后,根据不同种子需要的贮存条件,贮存库也有不同的标准,例如需要长期保存的种子将会被送进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20℃的长期库。“我从2020年在这边毕业实习的时候就开始当种子清理员了,经过我手里处理的种子少说也有400份了。”次仁央拉一边工作,一边笑眯眯地说。她手中那些网眼大小各异的筛网就像魔法盘一样,一层层地过滤掉果皮、果肉,然后把藏纳其中的种子过滤出来。洗洗涮涮半个多小时后,次仁央拉眼前原本肉泥一般的果子,赫然变成了一小堆干净饱满的种子。她把它们平摊在一个个小筛子上,这些种子晾干后,再经过筛选,将会成为种子库中的一分子,在零下20℃的恒温冷冻库中“冬眠”,至少可以存活50年。
换上“白大褂”后,央金卓嘎用车子推着已经初步干燥好的种子,打开干燥间厚重的金属密闭门,这里是种质库的核心工作区域之一,工作环境常年保持在“双十五”(湿度15%、温度15℃)标准,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含水量可以降到5%左右,是干燥种子的理想环境。
每一粒进入种质库冷藏保存的种子,都要经过严格的管理流程:从种子采集、运输和接收,到种子鉴定、种子数据入库,再经过初步干燥、种子清理和分析检测、种子计数和主要干燥的复杂流程,最终才会分装入库。
入库后,定期的检测必不可少。每隔5至10年,种质库都要进行萌发试验以监测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率必须稳定在一定水平,一旦发芽率下降,就需要补充采集和入库,尽可能地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保存生物种质
也是保存一段故事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种质资源库入库保存各类生物种质资源2107种11648份,其中植物1636种5061份,动物129种1170份,微生物342种5417份。
这些种质资源,每一份都来之不易,都是由种质资源调查和采集的科研人员,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在广袤的高原上一粒粒寻回。还有一部分是扩繁的种子,经历了科研人员精心而又漫长的呵护才得以成功。
多年来,文雪梅一直参与种质资源的调查、采集和保存。每年七八月份是大多数植物种子成熟的时候,也是种质资源野外采集的最佳时间。当然,也是文雪梅和她的同事们奔赴野外的时候。
高原上的野外采集,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悬崖峭壁和惊险,但每一次都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2021年,在那曲市和阿里地区采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途中,文雪梅发现队员们走路都比较慢,一问才知道,年轻的队员们默默忍受高原缺氧引起的头疼已经好几天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垛上,不得不行动放缓。但是采集队很喜欢到藏东南及喜马拉雅山南坡沿线进行采集,因为物种分布比较丰富,能收集到的种子及其种类也更多。
文雪梅告诉记者:“高原上的植被都比较稀疏,野外采集也是与依赖这些植物的动物们‘抢食’,在札达县底雅乡的峡谷里,采集队员们发现了一片刺山柑的野生种群,路过的村民说这是猴子们的进食地,采集队员们立刻加快了手中采果子的动作;在吉隆沟的沙地上,一片红彤彤的麻黄果子和蔷薇果子都在成熟,地上也能看到小动物的粪便堆,要么全是麻黄的种子,要么全是蔷薇的种子,没有混杂的现象。”
在西藏种质资源库,有太多这样的场景和故事,为了一粒种子,采集人员跋山涉水、不畏艰辛,为的就是更好地采集和保存种质资源。
有人会问,这么多种质,每一份,都有它的价值吗?
文雪梅和她的“战友们”看得非常长远。“我们不期望每一份资源都能立刻派上用场,现在的几千份种质里,有几份能马上被利用起来,已经很不容易,这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要逐步挖掘,认真研究。”文雪梅说道。
种质资源库就是优先把在野外可能受到危险的物种,收集保存起来,但是种质库仅仅是一个预防保护措施,“所以种质库里的东西永远用不上,这才是好事。”
种质资源库的存在,为的就是始终保留一份“希望的火种”。文雪梅介绍,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与运行,可将生物种质资源用科技手段有效地保存下来,对西藏生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的基础支撑作用。2017年,西藏种质资源库加入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这些年来,还入选了“西藏自治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又被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