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铸就文化新辉煌,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75年来,我们党始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立志气、强骨气、筑底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愈走愈宽广,为民族复兴积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为民,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
固本开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文脉传承,弦歌不辍。从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广受关注,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创新出圈;从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到支持各地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到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创新创造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彰显时代精神、升腾中国气象。
培根铸魂,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使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述和集中体现,维系着当代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恢弘气象极大展现,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