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立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9-30 11:30:20 - 第一财经

技术改造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9月29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有关人士认为,条例的出台,实现了技术改造有效引导和要素保障制度化、长效化,能够为营造促进技术改造的良好投资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作为一项促进类立法,对于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涵和重点任务,安徽省条例并未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层面。根据条例,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更新改造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配套设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10个方面具体内容。“这对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提升立法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安徽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潘法律表示,细化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有利于明确企业技术改造主攻方向,提升实施效果,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

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确保企业技术改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契合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是此次立法促进技术改造的一大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技术改造,要改出新质生产力。对此,条例明确企业技术改造应当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技术改造正在由传统的以技术、工艺改造为主,向更加注重提升数字化水平、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转变。

为更好适应安徽省技术改造发展的现实需要,条例坚持将“智改数转”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明确规定技术改造实施应当推进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加快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供应、仓储、物流等各环节业务数字化转型,推进技术升级、装备更新、产品迭代和工艺流程改造,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在产业低碳绿色转型方面,条例强调技术改造实施应当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节约集约用地为重要方向,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等装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此外,着眼于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条例注重统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明确应当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薄弱领域,加快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此次立法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是有关方面关注的重点。根据条例,安徽省将在促进政策有效引导、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等3大方向上发力,进一步提升促进技术改造的引导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节约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控制指标和约束措施,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建立以单位土地面积实际产出效益为导向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和低效企业改造提升。

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方面,条例提出通过编制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公布技术改造的支持政策目录清单,建立健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行数字化审批等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技术改造工作管理服务水平。

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是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的重要措施。对此,条例明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让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对健全工业用地供应体系、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等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除了要有资金保障,还要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不少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研发能力偏弱等因素,对于实施技术改造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条例给出的应对之策是“抱团发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在技术改造中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同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