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年位居中部第一!湖北建筑为何这么“牛”?

2024-05-31 16:49:45 - 新浪新闻

荆楚大地,藏龙卧虎;建筑鄂军,策马奔腾。

初夏的江城,群英荟萃、大咖云集。

连续十年位居中部第一!湖北建筑为何这么“牛”?

5月30日,以“科技赋能·智造湖北”为主题的湖北省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盛大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了《2023年度湖北建筑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135万亿元,增加值3916亿元,占全省GDP的7%,从业人员超过290万人。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中部第1,值得一提的是,2014至2019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2020至2023年,连续四年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业总产值常年位居全国前列,连续十年“霸榜”中部第一,为什么是湖北?

建筑央企数量湖北居全国首位核心竞争力强大

核心竞争力强,关键看人才,作为大学生之城的湖北有着天然优势。

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坝集团、中铁大桥局、中国一冶、中南建筑设计院、铁四院……湖北省是建筑央企集聚度最高的省份,共有81家,在科研、应用等方面有较强优势。

一直以来,湖北拥有“世界设计之都”“桥梁建设之都”“高楼建设之都”等美誉,在房建、市政、桥梁、高铁、轨道交通、冶金、水利、水电等设计和建造方面堪称“全国领先、世界一流”。

连续十年位居中部第一!湖北建筑为何这么“牛”?

就拿建桥来说,“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武汉。”“桥梁建设之都”早已成为武汉向世界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长江上近200座桥梁中,有高达80%出自武汉企业之手,而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跨度桥梁中,超过一半也由武汉建造。这里汇聚了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中交二航局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的桥梁建设企业,它们覆盖了桥梁产业的整个产业链,形成了无可匹敌的武汉建桥军团。

湖北的桥梁建设力量已经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在多跨悬索桥、多跨斜拉桥、公铁两用桥、高铁大桥、跨海长桥等领域,以及钢桁拱技术和深水基础方面,均处于世界的前沿。诸如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批高端项目,不仅展示了湖北的建造实力,更为中国建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全国领先全球拓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全省建筑业入库纳统的企业达到6888家,较上年增加961家,同比增长16.2%,产值过百亿的有31家企业。排位前三名的分别是中建三局集团(1325亿元)、中交二航局(858亿元)和中铁十一局集团(780亿元)。

近年来,湖北建筑业一直积极开拓市场,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设立省外服务站,助推省内企业走向全国。2023年,湖北建筑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9011.19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42%,外向度居全国第3;国际市场,湖北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参建“一带一路”国家沿线项目2775个,全省对外承包工程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164.7亿美元、居全国第2,完成营业额74亿美元、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今年一季度,湖北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排名全国第3;营业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排名全国第7。

“智造神器”众多多项建造技术全国领先

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的“第四代”空中跳楼机、“定海号”巨型盾构机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大国重器”“荆楚建造”在湖北省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惊艳亮相,其中不少都在国内外的多个重大项目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吸引了无数参展者的目光。

“第四代”空中跳楼机,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相对于上一代整体减重60%,降低了对墙体承载能力的要求,具有轻量化、智能化、周转率高的特点,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建造工厂,可将整体施工效率提升20%以上,且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能实现最快3天一层楼的建筑速度。

连续十年位居中部第一!湖北建筑为何这么“牛”?

“昆仑号”是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箱梁运架一体机,被评为“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由在鄂央企中铁十一局研发,2020年“昆仑号”横空出世。在当时,这是全球唯一一台。“昆仑号”利用物联网、北斗定位、移动互联网、视觉识别、大数据、激光面阵扫描等技术,具备对运行环境的自动感知、场景虚拟构建和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提升落梁精准度,实现隧道自动驾驶及防撞、运行及施工安全监控,适用于时速350km和250km高铁24m、32m、40m双线整孔箱梁在隧道内、外运梁并架梁,应用场景包括临时道路、隧道、已架设梁面等,几乎可适应所有高铁箱梁的运输和架设。截至目前,“昆仑号”系列产品已在福厦、杭衢、沪苏湖、南玉等10余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应用。

在中铁十一局展台,还有另一个“庞然大物”引人驻足,就是“定海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由十多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长135米,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相当于5层楼高。总重量约4350吨,是普通盾构机重量的8倍。搭载国际先进智慧盾构系统,配备盾体双层壳体等12项尖端科技。现已投用于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的建设。

现场还有很多先进的建造技术展示,例如可以利用AI技术对桥梁的重要结构进行实时监控、捕捉微小结构变化和损伤迹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桥梁外观智能检测系统,还有可以打造数字化智能大后台助力企业项目管理的“市政慧雲”信息管理平台等等。

湖北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正是得益于这些高精尖的“神器”和“专项技术”的加持。湖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北在智能设计、生产、施工、运维、装备以及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已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湖北智能建造成效也在逐步显现,其中6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案例清单、7类举措19项经验在全国推广,特别是武汉市智能建造城市试点经验在全国交流。

由“建造”迈向“智造”湖北建筑业十大科技攻关课题揭榜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赋能·智造荆楚”,新质生产力是所有领导、嘉宾口中的高频词汇,住建部总工程师江小群在会上表示,建筑业要将智能建造作为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投入和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北正积极推动建筑行业的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四化”同步发展,采取一体化的推进策略。

连续十年位居中部第一!湖北建筑为何这么“牛”?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现场发布了建筑产业十大科技攻关课题,鼓励具有科研和应用优势的建筑央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筑业从传统“建造”模式向“智造”模式转变。

此外,湖北正在搭建住房供应链、智能建造供应链、绿色建材供应链三大供应链系统,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打通从建材生产,到规划、设计、PC制造,到现场吊装、智能建造,再到后期运营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实现基于BIM的数字驱动、以需定供、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汽车4S店一样提供好服务。

湖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全力推进建筑行业“焕新”、建筑企业“增智”、建筑工人“提质”,让新质生产力为擦亮“湖北建造”品牌提供持续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张益恒通讯员吴江)

责任编辑潘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