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2024-07-01 13:55:08 - 新京报

别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别害怕吵架》,作者:[意]丹尼尔·诺瓦拉,译者:李晶,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没有面对过冲突的孩子

很大程度上是不健康的

近三十年来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证实,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的需求。在漫长的童年生活中,孩子们努力地学习和发展成长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争吵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争吵中,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我肯定的重要性,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最关键的推动力。争吵是难以避免的,交际双方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所以,不妨把争吵看作是一种表达自我、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的方式。

别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头脑特工队》剧照。

与此同时,争吵还意味着孩子在限制中获得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可能性。同龄孩子的存在,对于“我”的主观意志是一种限制,可以激活双方自我调节的机制,从而让孩子获得与他人交往时必备的认知、反应和探索能力。

也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孩子才能学会认识并尊重他人的存在。

对于孩子来说,争吵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也是争吵双方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这两个机会是孩子在世界上找到自我“定位”的保障。

但我们不能说,孩子们喜欢吵架。因为生气,学会处理矛盾,体验对抗、失望和限制,发现和探索如何有效地兼顾自己的意愿和他人的需求,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为了塑造健康、开朗的人格,这些艰辛的过程又是必经之路,争吵能够带给孩子们有意义的满足感,让他们变得更自信。

孩子们如果从不吵架,没有面对冲突、处理矛盾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是不健康的。在当今世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家庭里出现了“小霸王”,他们主宰着父母的生活,但这些孩子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不健康的。

争吵和冲突在

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强调,争吵和冲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最早开始致力于研究儿童之间的争吵的学者是博洛尼亚大学的费里切·卡鲁加迪、罗马大学的克洛蒂尔德·彭特科尔沃和安娜·奥利维里奥·费拉里斯。他们在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绝大多数都以口头的争吵为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既是个人认知,也是社会认知重组和进步的重要引擎。

1988年,都灵大学的西尔维娅·博尼诺曾开展一项实验,研究主题是18~36月龄孩子在争吵中的攻击性。她认为:“孩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可以构建处理冲突的能力这一创造性的能力显然和来自成人的干预密不可分。”这一结论也显示出家长的干预和争吵的频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帕维亚大学教师、心理分析师西尔维娅·维杰蒂·芬兹曾表示:

儿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还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也无法找到那些可以调节双方关系、让彼此适应的方法。两个儿童的相处,其实就是两个超级自我中心的主体的碰撞和冲突,这一过程会不可避免地让双方都感到沮丧和失望。

但是这些碰撞和冲突对于儿童的成长却是非常有益的,会迫使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世界也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其他人并不是只为服务他们而存在的,自己的愿望也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为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这种关系得以持续和发展,就必须妥协和退让,考虑和尊重他人的需求。

这样一种全新的认识,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基础,儿童正是通过和同龄人的交往和冲突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阿尔巴·马尔科力也表示:

生活在一个没有争吵的环境,假装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人生也不存在烦恼,会导致儿童缺失心理层面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对儿童的“过度保护”会导致他们无法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过争吵,明白和世间万物一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他们在面对争吵时就不会感到害怕,而且还会主动地处理问题;反之,没有经验的儿童面对争吵时会感受到威胁和不确定。正如我们对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会从心理上对这个事物产生抗拒。

这里也有一个例子。5岁的卡罗在公园独自玩木棍。来了一个孩子,推了卡罗一下,并从他手中抢走了木棍。卡罗立刻反击,对那个孩子喊道“不可以!”,又把木棍拿了回来。这是孩子肯定自我意识(“我要那根木棍!”)的典型场景,随之导致另一方自我肯定的反应(“那根木棍是我的,我要拿走!”)。但在这样一个动态交际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个制衡点:“我”可以肯定自我的需求,但“我”也必须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并考虑他人的需求。这个互相争夺木棍的过程,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孩子没有分享精神。事实恰恰相反。争吵正是孩子们“分享”木棍的方式:争吵并不是对双方关系的否定,而是那个年龄的孩子在某一特殊场景之下,最恰如其分地定义双方关系的方式。

别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头脑特工队》剧照。

越来越多心理和认知层面的证据表明,孩子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们具有认知事物的概念、价值以及评价标准的能力,这一能力指导他们行动,并让他们自主有效地学习。

而成年人总是以教育孩子为己任,把孩子看作是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写上和画上那些所谓的社会和人生必备经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应该是期待性和引导性的,而不应该总是有意识地去控制和指挥孩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通过争吵获得成长,那就不应该过分强调家长的“教”,而是要给孩子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正向亲密关系:

越是好朋友,越爱争吵

促使儿童寻求与同龄人互动的首要需求是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寻找的是一种接触,一种亲密,一种具有融合特征、与他人互动的关系。这种模式强调突破自我,与人接触。这种接触通常以肢体接触为主,或者以儿童在争吵中自由使用身体和语言为特征。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很多针对3~10岁儿童之间的争吵的科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的友情与儿童的争吵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1995年,莫斯科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教授玛丽娜·布托夫斯卡娅对6~7岁的男孩和女孩争吵与和解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结合以往民族学研究的成果和观察数据,布托夫斯卡娅做出了八种假设,并通过研究数据分别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

她所做出的第二种假设为:“争吵和友情之间的关系为反比:儿童之间的关系越好,他们之间吵架的频率就越低。”事实推翻了这一假设。“通过对建设性游戏、空间内的接触以及互动关系的质量等测试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证实,与预期假设相反,儿童之间的争吵与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成正比,而不是反比。也就是说,与那些关系紧密的儿童们相比,那些关系不紧密的儿童之间很少发生争吵。”

朱迪·邓恩关于兄弟姐妹关系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明显要比好朋友之间多得多。“进入幼童时期,不论是频率还是数量,兄弟姐妹之间的肢体冲突要比与家庭以外的儿童的冲突多很多。”

这意味着儿童的争吵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儿童会与他们感兴趣的同龄人发生争吵,这也证明儿童争吵的对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选择性的。

说到底,争夺玩具时发生的争吵,其实就是因为某个孩子想要另一个孩子的某个玩具,这个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或者仅仅是因为他有“我”也想要的东西。

本章的案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争吵其实是一种相互的关注。

不要担心,孩子们争吵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对方。

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兄弟姐妹之间,是以无休止的争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争吵恰恰是他们关系亲密的证明。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哥哥正在学习,妹妹却总是来打扰他。最后,妹妹终于安静下来自己玩耍,可让人不解的是,哥哥又对妹妹手中的玩具产生了兴趣,其实妹妹不玩这个玩具时,他根本不记得还有这个东西。

别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头脑特工队》剧照。

7岁的卢卡从来都不喜欢吃奶酪,但一天晚上,6岁的弟弟要吃奶酪,而奶酪是当时家里唯一的食物。妈妈也没有想到两个人都要吃,所以根本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奶酪。因此,两个人就为了争夺奶酪吵了起来。

又或者两个人本来都不愿意帮妈妈干活,突然,5岁的妹妹西尔维娅表示愿意帮助妈妈,7岁的安娜也表示一定要帮妈妈,并且要求妈妈只让自己帮助她,结果安娜和妹妹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依据传统观点,大家都会认为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当然,父母的关注的确很重要,但如果能从亲密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会更加有益。这种需求会促使儿童在交际互动中肯定自我的不可取代性,虽然这种需求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和困扰,但对孩子们来说却很寻常。

事实上,特别是在兄弟两人之间,互相掩护甚至成为“共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孩子们在面对成人世界的入侵和威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孩子们这么做当然也有风险,他们有可能会受到父母的惩罚和约束,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兄弟之间能和平相处。但即使他们发生争吵,也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表现了孩子们需要互相接触和构建亲密关系的需求。

原文作者/[意]丹尼尔·诺瓦拉

摘编/王铭博

导语校对/王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