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2024-08-01 12:06:00 - 杭州新闻

作为一位专职反诈民警,许多时候,杨敏的一天从接待受害者开始。

就说上周四的那个早晨,一名背双肩包,戴眼镜,身材精瘦的年轻男子赶来派出所受案大厅。两天前,他在网上经历了裸聊骗局,被骗走数万元财产。

男子之所以来找杨敏,一来是他账户被临时冻结,使用资金要找警方证明,二来毕竟是遭遇“难以启齿”的骗局,男子精神压力极大,需要倾诉。

杨敏在大厅角落和男子沟通了十几分钟,双方达成共识:在派出所警员见证下,男子可以暂时解冻账户,取用资金;同时,男子也做出保证,深刻反思自己被骗原因,不再掉进陷阱。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与受害者保持沟通与接触,并尝试从“劝阻一个人”到“挽回一个家”,是这位军转民警的“独门招数”。自从2年前退伍转业来到长河派出所,杨敏已经不记得自己接触过多少个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某种程度上讲,她所做的工作,与当年在海军疗养院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把外来的、有害的病毒从他人身上剔除出去,并确保病毒不再侵扰。

今年7月,滨江公安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反诈工作室。在杨敏的带领下,三十多位成员全天候进行着电信反诈的工作,并做出了相当抢眼的成绩。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日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知心姐姐”的故事。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劝阻,劝的是人心”

连杨敏自己都觉得意外,当年在部队“给自己充电”考取的心理咨询师,竟会在多年后成为反诈工作最重要的工具。

在警察队伍里,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其实并不算稀奇事。但把心理学拿来用于反诈工作,杨敏肯定算头一批。

与其他反诈队伍相比,长河派出所的工作会在最后的环节多一道程序,“回访闭环”。当现场劝阻工作结束,工作人员会对当事人进行一个评估,如果对方“情绪不太稳定”,或是“被骗数额巨大”,反诈团队便会跟进,做好跟踪回访。

时间久了,许多人开始称呼杨敏为“知心姐姐”。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杨敏电脑文件夹里最近的一个回访案例,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人。视频中,男人始终沉默,手臂托在桌上,双手自始至终捂在那里,身体微微颤抖。杨敏说,男人借了近百万资金投资,试图东山再起,却不料投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此刻,他的妻子还对此毫不知情,而男人已经走投无路。

“他起初不愿让妻子知道这件事。但我告诉他,这件事如果瞒着对方,只会让结果变得更糟。后来,我和他的妻子也沟通了许久,无论未来他们做出什么选择,当下,夫妻应该一起渡过难关。”杨敏说。

我问,对于反诈工作来说,心理学哪一部分内容用处最大?

她不假思索回答道:“那一定是共情。”每个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情绪不稳定”也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于电信诈骗受害者来说,民警,是他们唯一能够放下包袱、抛开压力,倾诉的对象。

“我见过这么多受害者,他们有些不是本地人,有些不愿让家人知晓,有些骗走的是自己血汗钱。我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并把话说到每个人的心坎里。还有一位产妇,在家坐月子时参与刷单被骗,精神非常崩溃。我作为母亲,作为女性,特别理解她,我和她说:‘我理解你想为家人分担的心情,我也不想让家人劳累奔波。但帮助,是要找对方法的。’”

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反诈劝阻说到底,劝的是人心。”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团队就是一家微型派出所”

2022年1月转业来到长河派出所,2024年7月牵头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反诈工作室;从四五人的小团队,到三十多人的“连级”队伍,算不上年轻,还是“半路出家”的杨敏在反诈路上一路“狂飙”,成绩有目共睹。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前阵子工作室做了统计,团队今年已劝阻成功44条,止损金额1978.75万余元,其中百万元成功劝阻案例3例。反诈线下核实3048次,日均线下核实62次。

说来也有趣。转业之前,她与反诈唯一的关系,是请派出所民警来做宣讲,除此之外,对“反诈”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甚至是刚来派出所那会,她还以为反诈就是“打打电话”“批评被骗的人”。

反诈,远比她想象得要艰难。长河街道除了面积大之外,还集中了大量企业园区,白天人口尤为密集。日常除了一些市民的不理解和投诉,还要为受害者绞尽脑汁。

“出道”2年的杭州“知心姐姐”,累计挽回2000万元!但还有人嫌她“烦”

曾经有一回,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反诈人员上门劝阻。在现场,反诈人员对当事人详细询问,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提醒后就离开了。

不料,几小时后系统再次预警。但这回,当事人成了受害者,钱已被骗子转走。

杨敏忍不住找到这位市民,想知道为什么?

对方回答说,怕你们阻止我,在你们来之前我删除了app,等你们离开后,我又下载回来。

“我们还碰到过一些已经被骗的市民,短时间内再次被骗。他们解释说,是因为被骗之后,‘不甘心’‘不死心’,一旦骗子再联系上,脑子一热,后悔都来不及。”杨敏说。

正因为在反诈路上走过弯路,工作室的劝阻流程才会一步步得以完善。在滨江分局反诈办和情指部门的指导下,杨敏划分了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处置流程,并不断从其他反诈团队学习优秀做法。她介绍说,如今反诈队伍分为话务、研判以及路面上门三股力量,就像是一家微型的派出所,时刻运转。

“如果可以,我愿意天天听你批评”

杨敏对于已取得的反诈成绩,总结得相当低调。“主要还是派出所上下给予我的支持,以及我从部队里的一些习惯帮了忙。”

虽说换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但从反诈工作室的许多细节中,仍能感受到不少军旅风采。

比如,晚上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都要义务整理办公室的“内务”,确保环境整洁;每周,组织定期讨论,对前一周的“战斗”做复盘和演练;杨敏刚还定期邀请教官、资深社区民警以及警校老师,来教授各类课程......

才来工作室实习一周的李顺锋,就从杨警官这里学到了不少干货。他是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反诈工作。

他被分到话务组,负责给被预警的市民打电话提醒。通话时,他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教学时记录的询问流程单,让自己能在紧张时有所帮助。不过,电话那头并不配合,和李顺锋在“何时线下劝阻”上产生了分歧,一时间气氛有些紧张。

一旁的杨敏起身,快步走去,接过电话。她讲话客气,却不失威严,向对方表达工作优先的理解,并解释线下当面劝阻的重要性。很快,对方表示同意,并约好了见面时间。

“我们团队成员大多是00后,年轻人嘛,学东西快,网络上新鲜事物也懂得多。”杨敏说,“但如何得到他人的信任,快速与别人建立可靠关系,他们还有很多要学。”她解释说,其实就是学会把人从骗子手中“拉回来”。

至于李顺锋看的那几张“攻略”,也是工作室集体形成的“真题”和“错题集”。不少像李顺锋这样的年轻成员,正是在实战磨炼以及业务锻炼双重考验下,迅速成长为队伍骨干。

杨敏的工位位于办公室不起眼的角落,和其他队员一起办公。她还是放不下心这群孩子们,有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市民,还得自己出马。

有一位投诉的市民就告诉杨敏:“我真不知道该表扬还是批评你们,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但这样反复打电话,你们不觉得烦吗?”

她笑笑,“如果能让你没有损失,我宁可天天听你的批评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