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甘肃省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退休前,陶永鹏是甘肃省积石山县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今年,他被聘为“银龄”教师,继续在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带着青年教师成长;今年,费忠格草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合作市一名特岗教师……在陇原大地,有许多像他们一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师摆在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着力在夯基赋能、提质增效、树标立范、做优建强上下功夫,全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待遇明显改善,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凝心铸魂正师风,守好“师德”关口
每学期,兰州市七里河区幼儿园万达分园的家长都会在开学、期中、期末收到三封教师的手写信。这三封信不仅介绍幼儿在园的阶段表现,还会和家长分享家园共育故事,介绍教师在园工作情况,打通了家园共育的“最后一公里”。
该园执行园长钟雪婧介绍,坚持手写信表达了对幼儿的重视、对家长的尊重,是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也让教师对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甘肃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引进、职称评聘等的首要要求,先后制定《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同时,出台《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方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系。
有效扩充队伍,师资配置不断优化
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县级优秀教师,已在庄浪县卧龙镇中心小学从教5年的“特岗”教师金玲通过专业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快速成长。
平凉市目前共有特岗教师3428人,其中服务期满转正特岗教师2278人、服务期内1150人。他们都和金玲一样,选择在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甘肃积极扩充教师队伍人员补充通道,统筹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省政府民生实事等教师补充项目,每年补充乡村教师5000余人,有效缓解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问题。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近年来,甘肃不断完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为重点,推动“本—硕—博”人才衔接培养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加快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在此基础上,重点依托省内师范院校,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计划、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等项目,并试点实施单独录取、公费培养,从源头上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精准发力,优化培训实施路径
好老师的定义是什么?在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张艳平看来,好老师不仅要自身专业技能过硬,更要带动更多教师“升级”。
张艳平构建了西部首个大学、政府、名师工作室、二级工作室协同共育的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新体系,以“陪伴式引领”营造大教育者与小学教师共创共生的培训生态,为甘肃培养了一大批小学语文教学“领头雁”。
近年来,甘肃省聚焦中小学教师发展,不断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启动实施“新时代陇原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信息化引领导师建设工程”,连续两年评选认定380名“四名”建设工程培养对象,逐步建立四级名优教师培育体系,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培训、科研快速成长,为个人的从教进阶路加上高质量的“砝码”。
甘肃还积极实施三区人才支教计划、边远地区基础教育顶岗支教计划、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专项工作,让教师队伍得到有效补充。同时,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专业、经验优势,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让“传、帮、带”的意义真正落到课堂。
释放政策红利,让教师安心更暖心
新学期,张歆研从庆城县驿马小学转入驿马中学执教。从数学老师“回归”音乐教师岗位,她准备发挥专业特长,大展拳脚。
在庆城县,像张歆研这样发生岗位变动的教师有很多。自实施“县管校聘”以来,该县2800余名正式在岗教师及服务期内特岗教师,均通过三轮聘任的考核制度站上了更适合自己的讲台。
26平方米的房间被隔成卧室、卫生间2个区域,衣柜、床和简单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是民乐县民乐工业园区学校教师李菁的公寓,2023年,她和69位同事一起开心地搬进了“新家”。
连续多年,甘肃将教师周转房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教师“安居”更让他们暖心。2024年,全省计划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9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