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全体老年人 新时代“银龄行动”解读来了
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王晶)为了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让养老服务更加可及、可感,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20日共同在京启动新时代“银龄行动”。同时,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https://yanglao.mca.gov.cn)上线运行。
参与主体从老年知识分子拓展到全体老年人
据介绍,与以往的“银龄行动”相比,新时代“银龄行动”参与主体从老年知识分子拓展到全体老年人,行动内容从智力援助、技术帮扶为主,拓展到“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全民参保、扶残助残、探访关爱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线下活动为主拓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据了解,“银龄行动”是以老年人为主体,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开展智力援助和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内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3年开始,全国老龄委连续组织开展“银龄行动”,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参加“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总人次已超700万,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
超40万家养老机构该平台一键可查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称,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汇集各级民政部门发布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办事指南等实用信息,方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更好地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社会公众“一站式”了解养老领域惠民利民政策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还汇集了全国超过40万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助餐点的点位信息,以图文形式进行展示,让社会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整体情况。
上述负责人称,平台还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详实、全面的养老服务资源信息,清晰展示每个养老服务站点的概况、空余床位、服务项目、入住价格和要求、特色服务、咨询电话等内容,让养老服务资源供需双方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接。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与省级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实现在线办理养老服务津补贴申领、养老机构备案等业务,进一步方便民众,提高办事效率。
据了解,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自今年重阳节试运行以来,日均访问量超过15万次,累计访问量已接近550万次。
新时代“银龄行动”有六大重点
按照全国老龄委印发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总体目标是:2024年,全国老龄委有关成员单位、各省级老龄委要做好“银龄行动”筹划安排,推动“银龄行动”有序启动,各省级民政厅(局)、老龄办至少开展1项主题活动。到2026年,“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长期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到2028年,“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下一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将进一步健全“银龄行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发挥好全国老龄委议事协调作用,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巩固拓展智力援助“银龄行动”。把“银龄行动”融入东西部协作和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广泛动员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
——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银龄行动”。结合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纠纷调解、文教卫生、体育健身等活动。
——把“银龄行动”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多领域。引导全国性涉老组织开展“银龄行动”,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有特色、层次高、规模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充分利用老年人原单位、所在社区的有利条件,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为有意愿参与“银龄行动”的老年人提供机会。
——提升“银龄行动”管理服务水平。强化“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做好注册认证、志愿服务记录和证明出具等工作,普及老年志愿服务知识,做好志愿者安全保障。
——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开展全国“银龄行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宣传“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先进事迹,展现老年人老骥伏枥、向上向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