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勠力同心综合施策,让大学生就业行稳致远

2024-06-21 14:25:00 - 大河网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通知共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

【地评线】河声丨勠力同心综合施策,让大学生就业行稳致远

这几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千万以上,2024年更是达到了1170万人,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大学生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等闲视之。只有勠力同心,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大学生就业才能行稳致远。

 勠力同心综合施策,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打出政策组合拳。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些年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加大优惠政策力度。这次三部门发布的通知规定,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激励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只有把实现大学生就业当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来抓,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才能抓出成效。

 勠力同心综合施策,向“新”而行,不断延伸大学生就业新领域、提供新信息。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历史趋势。这几年新能源、新兴产业风起云涌,发展新能源、新兴产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新领域蕴含着就业的新机遇。通知规定,强化青年求职能力训练和学徒培训。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职业指导和求职能力训练,组织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模拟面试、简历诊断、职业规划等互动教学,组织企业参观、行业调研、岗位锻炼等体验活动。组织青年和毕业年度学生参加新型学徒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按规定对承担学徒培训任务的企业和学校给予学徒培训补贴。在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地方公共招聘网站与教育部门网站、高校校园网互联互通,将更多岗位信息及时推送到毕业生手中。适时提供就业信息也是实现就业的重要路径。

勠力同心综合施策,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大规模组织招聘对接服务。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开展政策宣传、校园招聘、指导培训等活动。通知指出,人社厅局长要结对帮扶就业压力大的高校,定向送资源、送岗位、送服务。组织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普遍设立招聘专区。加密招聘频次,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地市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强化数字赋能,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探索岗位发布、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一站式”在线服务,便利青年求职应聘。加强就业权益维护。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依法查处虚假招聘、违规收费、“黑中介”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大就业权益知识普及,在招聘会现场、服务大厅和相关网站发布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示、典型案例、维权警示和投诉渠道,增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点发力,形成合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勠力同心,打出稳就业的“组合拳”,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便指日可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李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