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文物说丨谁与黑岩诉乡愁

2024-07-30 19:23:00 -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北疆文化·文物说丨谁与黑岩诉乡愁

牦牛图岩画源于阿拉善曼德拉山,石质为火山喷发形成的花岗岩,石块的刻划面平整。

北疆文化·文物说丨谁与黑岩诉乡愁

内蒙古岩画的题材有动物、人物、放牧、狩猎、车辆、蹄足印迹、人面像、符号、文字等,动物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岩画是以适应本地环境的羊、牛、马、鹿、虎、狼等动物为主。目前,曼德拉山共发现岩画6000多幅,其密度之大世界罕见,被我国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称为“北方游牧部族的艺术画廊”。

北疆文化·文物说丨谁与黑岩诉乡愁

牦牛图岩画:岩石上边长46厘米,下边长48厘米,左边长23.5厘米,右边长45.5厘米,厚度35厘米。牦牛画面高25厘米,宽27厘米。岩石的画面是一头牦牛的侧身剪影。牛头长窄,顶平额宽,唇鼻张扬,脖肩连结厚实,脊背棘突较高,腰臀微曲发力,胸腹宽阔饱满,体侧牛毛浓密如垂帘,四肢短而粗壮,腿部关节明显。

步入包头博物馆《史话石说——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展厅,赫然入目的是一块浑然天成、沧桑厚重的峥嵘磐石,“史话石说”四个古朴粗拙的大字扑面而来。展厅阿拉善岩画部分,巨型写真喷绘让观众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山脉荒漠中,蓝天白云下的曼德拉山气势巍峨。一级文物——刻着牦牛图案的黑褐色岩石十分引人注目。

牦牛图岩画源于阿拉善曼德拉山,石质为火山喷发形成的花岗岩,石块的刻划面平整。画面是一头牦牛的侧身剪影。牛头长窄,顶平额宽,唇鼻张扬,脖肩连结厚实,脊背棘突较高,腰臀微曲发力,胸腹宽阔饱满,体侧牛毛浓密如垂帘,四肢短而粗壮,腿部关节明显。刻划者使用通体凿刻技法,敲凿除去岩石的日晒面,构成奔牛图案,边缘可见凿痕。作品对牦牛的体态、肌肉、关节、皮毛把握得相当到位,表现手法非常细腻,艺术感染力极高。

内蒙古是中国经度跨越最大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岩画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岩画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内蒙古岩画区域横贯东西,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乌海等地都存有大量岩画。这些岩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真实地反映着北疆各民族自古以来在生活、经济、审美等方面的实况,是记录多民族交流融合活动的连续篇章,是承载中国北方历史发展情况的重要文化遗产。

曼德拉山山体以花岗岩为主体,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呈椭圆形。岩画就刻划在花岗岩山脊中大量分布的一条条玄武岩脉上。玄武岩质地致密,因温度骤变而易解理为块状结构,形成大的平直石面,经过日晒氧化形成黑漆光泽,又称黑晒岩,是古人作画的理想材料。这种天然画布使曼德拉山深受历代游牧艺术家青睐。目前,曼德拉山共发现岩画6000多幅,其密度之大世界罕见,被我国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称为“北方游牧部族的艺术画廊”。

岩画是凿刻或涂色在岩石表面的人工视图遗存,可以说是人类最早艺术造型的滥觞,它像无声的史诗向世人讲述着史前时期至各个历史时期的先民活动场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发现了大量具有区域特色的岩画。古代先民用写实和抽象的雕刻艺术手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反映了氏族部落及游牧部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及精神世界等,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阿拉善岩画留下了先民们推动草原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轨迹。

岩画的制作方式分为涂绘和凿琢两大类。涂绘是将有色矿石粉、动物血液、植物汁液与天然胶混合成颜料,用手指或动物毛蘸着颜料在岩面作画。凿琢是使用石质或金属工具在岩面凿划磨刻。

内蒙古岩画以凿琢制作为主,技法分为凿刻、磨刻、线刻三种。单体岩画中凿刻最多,磨刻和划刻相对较少。凿刻是用工具在石面上敲击出点窝。磨刻是先在石面上画出细线轮廓,然后沿细线反复磨刻,加深线条,特征是线条流畅圆滑,无明显的凹陷,画面平整光洁。线刻是用器尖划动,勾勒出形象轮廓线条,然后掏深线条。凿刻的工具多为尖锐的石器或者金属器,配以手或其他工具间接按压敲凿,能够使敲凿点准确到位。具体有三种表现手法:一是点状阴影式,先敲凿出岩画图像轮廓,然后在轮廓内密集凿击,使图案有内凹阴刻的效果,从凿痕上看,使用锥凿工具可以看到圆点状痕迹,使用刃铲工具可以看到边缘齐整;二是轮廓式,先将图案外轮廓敲凿出来,在其轮廓线内可见到密密麻麻的敲凿点,而图像中间较宽部分则留白;三是用密集的敲凿点构成线条来呈现图像,反映抽象符号、文字等造型。

内蒙古岩画的题材有动物、人物、放牧、狩猎、车辆、蹄足印迹、人面像、符号、文字等,动物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岩画是以适应本地环境的羊、牛、马、鹿、虎、狼等动物为主。为何在曼德拉山岩画中会出现牦牛这种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图案?专家认为,牦牛图案岩画的技艺非常成熟,时代不会太早。起初根据这块牦牛图案岩画的艺术造诣特点判断为唐代作品,后来结合牦牛腹部有近似文字的符号图案,又根据周边遗存岩画上有类似风格的符号,推测牦牛岩画可能是西夏时暂居此地的吐蕃人所作,但也不排除是出自党项人之手。(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陈波)(本版图片由包头博物馆提供)

【自白】

广袤高原任我游

我们生活在高山草甸地带,最大的优点是耐苦、耐寒、耐饥、耐渴,更能负重,因为脚趾上有一块坚韧的软骨,所以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宛若走平地般自如。我们还有个绝技,在草地上遇到沼泽时,身体可以像船一样贴着沼泽表面稳稳地过去,所以人们送我们“高原之舟”的雅号。当然,我们也有响亮而霸气的学名——牦牛。

我们四肢粗壮、嗅觉敏锐,虽然千斤之躯显得体型有些笨重,但这并不影响遇到危险时狂奔逃命的速度。我们的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很长,几乎垂到地面,像围帘,不仅可以遮风挡雨,更是我们爬冰卧雪的保暖垫。不论雌雄,我们头上都有圆锥状的角,只不过雄性的牛角明显比雌性的牛角大而粗些。角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为了保护牛犊,我们通常结群而居。

至少在3000年以前,我们野生牦牛便被古羌人驯化成家牦牛,并用我们的毛纺织出毛布、毛绳、毛线等,销售到中原地区。我们是高原游牧部族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很久以前,阿拉善高原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水肥草美,许多游牧、狩猎部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曼德拉山花岗岩山脊中分布着一条条玄武岩脉,玄武岩质地致密,风化较慢,容易形成大的平直石面,经风吹日晒后好像被刷了一层黑漆,光泽亮丽自然,又称黑晒岩。聪明的古人把这种黑晒岩当作天然画布,在上面凿刻所见,抒情所想。大约在公元1038年至公元1227年间,一位艺术家把我撒欢奔跑的瞬间形象生动地凿刻在一块看上去像躺着的梯形花岗岩上。这块石面呈黑褐色,画面为浅褐色。岩石上边长46厘米,下边长48厘米,左边长23.5厘米,右边长45.5厘米,厚度35厘米,我的形象凿刻在石面正中间。这是我的侧身剪影图,画面高25厘米,宽27厘米,造型浑圆饱满。画面上的我四肢短而粗壮,四蹄腾踏,尾巴高扬,毛束甩向头的方向,如旗帜飘扬,气势磅礴。我的两只犄角匀均对称、粗大硕长,以弯曲尖锥构成椭圆状。我的脖颈和肩连结厚实,肩部中央有显著凸起的隆肉。侧影中,我的毛浓密如垂帘,腿部关节明显。

其实,我们牦牛的尾巴平时都自然下垂着,遇到危险时尾巴会甩动,但不会高过身体,只有撒欢奔跑的时候尾巴才会上扬。这位优秀的艺术家简直太了解我们了,使用通体凿刻技法,敲凿除去岩石的日晒面,构成了一幅我正在奔跑的图案。他用非常细腻的表现手法,把我们的体态、肌肉、关节、皮毛凿刻得惟妙惟肖,把我们在广袤高原自由自在生活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高玉璞)

【观点】

岩画中凝聚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牦牛图岩画主要集中于西藏和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也有分布。包头博物馆收藏的牦牛图岩画采集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曼德拉山。距离曼德拉山东北方直线650公里的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岩画集中区域也有牦牛图案岩画,《包头岩画》一书就收录着该旗查干哈达苏木哈达哈少嘎查的《牵牦牛图》岩画。

曼德拉山在阴山西段南侧,与主山脉隔路相对,植被条件好,能遮风避雨,附近还有季节性水源,便于驻牧转场,是天然的草原十字通路交会点,历代游牧部族放牧迁徙时多在此处休憩。

牦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是青藏高原人民衣食住行的重要资源,其形象、气质、元素已融入到高原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牦牛背上承载的文化塑造了高原人的性格,是劳动人民公认的高原象征。青藏高原的牦牛形象出现在内蒙古岩画上,诉说的是一段民族融合之旅。

汉文化是西夏文化的源头,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是西夏文明的特点。曼德拉山西北的额济纳旗黑城遗址曾出土大量西夏文物和文献,其中有西夏文《颂师典》,里面有“蕃汉弥人同一母”的记载,意思是党项人称自己和汉族人、吐蕃人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关系。西夏时期战争频繁,人口组成复杂,统治者推行儒学、蕃学和佛教,派通晓汉文、西夏文、藏文的教职人员到各地授学传法,以自身文化修养团结各族百姓。曼德拉山牦牛图岩画的作者或许就在这些人中。遥想一位教师在授学传法途中落脚于青山绿野的曼德拉山,触景生情,便把家乡的牦牛图像凿刻在岩石上抒发乡愁,于是就有了这块艺术水平超过常见牦牛题材岩画的佳作。

岩画记录着制作时代的生产生活历史实况,是真实可信的记忆符号和文化象征。涂绘岩画从广西花山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盟阿尔山都有遗存。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凿刻人面像岩画也在陕西西安老牛坡、新疆阿尔泰山、内蒙古阴山大量出现。牦牛图案岩画从青藏高原到北疆大漠以牛角形做弧形分布,由此我们可以说,岩画印证着中华民族早期多元文化融合圈的前进序列,是民族交流过程不断、民族融合不停的历史实证。(陈波 作者系包头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史话】

肩扛手拉请下山

包头博物馆馆藏的阿拉善岩画,主要采自阿拉善左旗的毕其格图山、查干哈达和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等。这幅牦牛题材的岩画采集于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

阿拉善右旗上古为禹贡雍之域,春秋时属秦,秦始皇时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所据,唐属河西节度使,宋景德中入于西夏,元隶甘肃行中书省,明永乐初为西部瓦剌地区,清康熙时和硕特部迁之。

包头博物馆馆藏的阿拉善岩画,时代从商周到清代,作画为凿刻,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围猎、迁徙、骑者、巫师、人面像、太阳神、文字等。

这些岩画入藏包头博物馆还有一段文博佳话。1998年,包头博物馆立馆之初,敏锐地发现了岩画这一在当时具有超前性、唯一性的展览题材,制定“突出特色、突出精品”的策略,筹备以本地精品岩画为主打的专题展览。1999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协调下,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和包头市三地政府和文博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包头博物馆对上述地区的岩画进行了调查和揭取。

当时的岩画揭取和搬运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岩画位置在深山,车只能开到山下。工作人员将准备包裹岩画的布、棉垫、草席背到山上,将岩画包裹住后,四五个人用椽子抬着,翻越过几座山后才能到达车的位置。在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被磕伤碰伤是常有的事,但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人们只能简单包扎一下伤口,继续抬着岩画下山。包博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翻山渡河,肩扛手拉,不辞劳苦,全力以赴,终于把百余幅暴露在野外的精品岩画请进了包头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块精美的牦牛图岩画。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包头博物馆的《石破天惊—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王璐 供稿)

编辑:孙丽荣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