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重价值 16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结项
8月30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举办结项会。
据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启动于2019年7月12日,由农业农村部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相关金融企业、农业科教领域的知名基金会展开战略合作,正式启动示范村项目,在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来凤县、四川省美姑县、海南省白沙县的16个村开展试点,着重改进试点地区农民的生态种植技能和现代化销售模式,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操作规范,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小农户脱贫增收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组将认真总结并广泛推广成果及创新经验,打造全球减贫样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地制宜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
四川省美姑县位于大凉山深处,多山地、少平原,可供耕地面积小。全县总人口二十余万人,彝族人口占98%以上,其中,农村人口均为彝族。
2021年,结合当地情况,示范村项目在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时,邀请了高山作物荞麦专家、农作物绿色防控专家、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领域研究人员以及电商销售培训专家等,对参加培训的农村辅导员们进行了多方位综合培训。
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是示范村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组织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已推广至全球九十多个国家,培训农民、牧民和渔民共计两千多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农民田间学校开始走进全国,为农民提供技术能力建设。在示范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利用过去数十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为试点村量身定制培训内容。
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到此类培训。培训班学员、美姑县农技推广人员严英说:“经过培训,我们深有所获,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到了新技术、新理念、新科技,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彝族学员邱拉古对每天下午与专家们的互动印象深刻,他说:“每位学员都参与了讨论,现场气氛非常好,老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发散分析,给出了最专业的建议。”
引入金融活水,创新帮扶模式
2019年9月,项目团队前往海南省白沙县实地走访4个试点村,并对橡胶和热带水果等产业进行了深入考察。
为提高小农户应对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帮助农户在面对自然或疫情灾害时免于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项目资助企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海南白沙试点项目,帮扶白沙县23565户橡胶种植户,其中包括1066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1000吨橡胶实现保值。
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时期,项目点农产品滞销,项目组积极协调电商资源,通过直播带货、线上推广等方式在多个平台推介滞销农产品,有效减少了农户损失,带动农户增收。
2020年岁末,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项目团队的努力方向也从助农扶贫转向了推进乡村振兴。
项目点所在地之一的湖南省龙山县计划大力发展中华土蜂养殖产业和脐橙产业。了解到这一情况,示范村项目组和当地政府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对项目试点村的蜂蜜进行抽样,开展了农产品包装和品牌设计服务调研,并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龙山县的蜂蜜和脐橙进行了包装设计。目前,蜂蜜和脐橙的包装设计已交付当地,当地小农户生产的土蜂蜜已上线部分电商平台,助力小农增收。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来凤县是项目点所在县之一,藤茶和凤头姜是当地两种特色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村产业振兴的发展重点。2021年5月,示范村项目组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们,对当地的藤茶和凤头姜进行实地调研,为其申请相关农产品认证给出了指导意见。目前,来凤县藤茶和凤头姜的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已完成,有力提高了这两种特色农产品的辨识度,明确了产品定位。
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项目组在以往传统的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电商销售两部分内容,并邀请各电商平台的业内专家们,加入培训团队,授之以渔,以期在未来项目结束后,当地农民和农产品产业仍然能够不断进步发展,达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在实践操作中,项目组努力开拓资源,帮助当地农产品对接市场、开辟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例如,2020年9月,在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期间,项目组帮助试点村在拼多多的“多多丰收节”专场销售湖北来凤的藤茶和湖南龙山的百合,助力当地农产品打开线上销路,促进项目点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唐峥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