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哥的玉雕作品,您见过吗?

2024-06-02 10:04:27 - 北京日报

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创作了大量作品,但是保留至今的屈指可数,建筑方面有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的白塔,而其绘画、雕塑等作品现多已无存。不过,阿尼哥还有一件著名的玉雕作品存世,那就是渎山大玉海。渎山大玉海高70厘米、口径135—182厘米,最大腹围493厘米、膛深55厘米,重约3500公斤,是我国现存最早、重量最大的巨型玉雕,现藏于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中。渎山大玉海的历史清晰,流传有绪。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二月“己丑,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元史》卷六《世祖纪三》)。元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十一中对渎山大玉海也有记载:“广寒殿在山顶……中有小玉殿,内设金嵌玉龙御榻,左右列从臣坐床。前架黑玉酒瓮一,玉有白章,随其形刻为鱼兽出没于波涛之状,其可贮酒三十余石。”鄂多立克是罗马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修士,他是继马可·波罗之后来到中国的又一位旅行家。大约1325—1328年,他在大都居住了三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接见。他记载了宫廷中的玉酒翁:“宫中央有一大瓮,两步多高,纯用一种称作密尔答哈的宝石制成,而且是那样精美,以至我听说它的价值超过四座大城。瓮的四周悉绕金,每角有一龙,作凶猛搏击状……瓮里的酒是从宫廷用管子输送进去,瓮旁有很多金酒杯,随意饮用。”(《鄂多立克东游录》)尽管文中对玉酒瓮的形制描写与实物多少有些差异,但此酒瓮应该就是渎山大玉海。

阿尼哥的玉雕作品,您见过吗?

北海公园团城玉瓮亭——渎山大玉海藏于其中左普摄影

以往的研究者将渎山大玉海的制作者归之于皇家玉工,这是毋庸置疑的。还有的研究者进一步具体化,认为“玉海的制作者当还是以金代留下的玉匠为主”(周南泉、王明时《北京团城内渎山大玉海考》)。其实,我们更可以将渎山大玉海的制作者明确为阿尼哥。当然,如此巨大的玉雕阿尼哥难以独自完成,阿尼哥起到的是工程领导者和设计者的核心作用,其身边肯定还有一支皇家玉工,包括金代留下的玉匠在内的制作团队。元程钜夫撰写的阿尼哥神道碑碑文记载,在阿尼哥的主要业绩外,还“铸黄金为太子宝、安西北安王印、金银字海青圆牌、内廷大鹏金翅、雕尚酝巨瓮”。所谓尚酝,就是尚酝局,是宣徽院下辖的管理皇室饮用酒事务的机构。尚酝巨瓮也就是渎山大玉海。渎山大玉海的完工与针灸铜像的完工是在同一年,有可能是阿尼哥入朝之初同时领受的任务。神道碑碑文记载的史料早已被研究者所寓目,为何没有人将其与阿尼哥相联系呢?实则是由于研究者将这句话断错句,因而产生歧义所致。如权威性的《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写道“此外还先后铸成内廷之大鹏金翅雕和尚酝巨瓮”,将“内廷大鹏金翅,雕尚酝巨瓮”错断成“内廷大鹏金翅雕、尚酝巨瓮”,因而产生了尚酝巨瓮是铸造成的理解错误。

由于渎山大玉海的年代久远,加之清朝乾隆帝对其进行过四次修补,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大玉海肯定不是阿尼哥刚完工时的原貌。尽管细部有所改变,但其整体纹饰、气势应该还是保留了下来。它是由一整块黑、白相杂的椭圆形独山大玉石雕刻而成,玉石内部掏空,整体成瓮形。外壁周身雕饰汹涌的波涛,下部以浮雕加阴线勾刻表现波浪,上部则以阴刻曲线勾画漩涡作底纹。周身浮雕嬉戏于波涛中的龙、鹿、猪、马、犀、螺等动物,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它们的体形、毛发、鳞甲、翅膀。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整体粗犷豪放,而局部细致典雅。雕刻还采用了我国传统玉雕中的俏色工艺,利用玉色的黑白不同来表现波浪的起伏、动物的眉目花斑。渎山大玉海整体气势磅礴,摄人心魄,使我们看到了阿尼哥及其所率领的玉工的精湛技艺。

文章来源:《阿尼哥与元大都雕塑艺术》

作者:周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