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2024-08-01 09:57:00 - 新浪新闻

在公主岭西北部靠近辽河大湾的地方,有一座依势而建的古城。它是辽金时期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是金上京(黑龙江省阿城)至燕京(北京)的必经之地,它就是有着近千年悠久历史的辽金时期信州所在地。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叫它新集城,现在称为秦家屯古城。

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秦家屯古城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于秦家屯镇东侧。古城址框架雄阔方正,略呈长方形,城垣除西墙部分破坏较严重,其他三面保存较好。实测东墙长1028米,西墙长1007米,南墙长672米,北墙长673米,周长3380米。

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此城有四门,门外都设有瓮城。东西瓮城的门口均向南开,南北瓮城的门口均向东开。瓮城门口,都筑有一座稍高出于墙顶的马面。南墙、东墙和西墙马面均遭到破坏,唯有北墙马面保存较好。

城的四角原都有角楼建筑。现在只留下略呈椭圆形高出城垣台基,四个角楼中以西北角楼较完整。

城垣外面,有三道护城河的痕迹。西墙和南墙外的护城河已难辨认,东、北墙外的护城河痕迹明显。

城址内南门到北门之间,有两条略隆起于地表的南北向土岗,土岗上遍布着砖瓦残片以及陶片和瓷片,很可能是当时的房屋建筑址。在此岗的北端距北城门口500余米处,有个高出地表的土包,推测应是当时府衙所在。另外,在城内西南角,也有一圆形土包,估计也应是一处较大的建筑遗址。

城垣北墙之外,有一座高大的土台,传说这里为辽金时信州操练兵马的“点将台”。

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古城遗址内曾出土过大量器物,其中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铜钱等。陶器有盆、碗、盘、碟、瓮、扑满、建筑构件等。瓷器中有定瓷花草鱼纹碗,有刻饰莲花图案的瓷盘和印饰荷花组合图案的小碟,耀州窑缸、瓶等。铜器有铜钵、铜洗、铜注壶、铜造像、铜镜等。铁器有六耳铁锅、犁铧、铁锄、铡刀、兵器及马具等。铜钱多为北年号钱。

民国十八年(1929年)辽宁中和印书馆刊印的《怀德县志·卷十·古迹》载:“新集城在秦家屯村东,南北长二里,东西宽一里六,址高二丈余不等……以所拾古币证之,多北宋年号。稽之史册,宋之输币于辽最多,其为辽之遗址无疑……考《辽史·地理志》:本越喜故地。圣宗开泰七年,以其地邻高丽,置信州彰圣军。《全辽志》云:信州在开原东北三百十里。《元一统志》:信州在黄龙府西。”

关于信州的建置年代及其历史沿革,所见著述较少。《辽东·地志》中记:“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州三,未详,县二: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定名定武县。”

《金史·地理上》中记:“本渤海怀远军,辽开泰七年建,取诸路汉民置,户七千三百五十九,县一:武昌,本渤海怀福县地。镇一百八十户。”

《辽史》《金史》的记载都说明信州始建于辽代圣宗开泰初年,州治之民,多为通过战争手段所掠汉民。另外,通过上述记载,也可以看出信州在辽代较金代所辖范围及地位相应大一些,辽时统三州二县,而到了金代只统一县一镇。

虽然信州城见诸史书者均记为开泰初,但其址有人居住则要较开泰年间早的多,关于这一点史料亦有明确的记述。

《东北通史》在渤海诸州迁徒表中,记述了渤海时的怀远府,迁徒到今秦家屯,即辽金两代的信州城,易其怀远之名而称为信州。由此可知信州其时即有人居住,这次大迁徒,时当辽太宗天显三年末,即公元928年,较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要早八十余年。辽人经营此地八十余年后,方筑城置州。

辽末天庆八年(1118年)左右,信州为金攻占。金王朝沿辽制,以其地仍为信州不改,当时的信州,为宋出使金上京会宁府陆路上的必经之地。

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由咸平府(今辽宁开原)经韩州(梨树偏脸城)再经信州(秦家屯古城),直达黄龙府(今农安)的这条驿道,是辽金时非常重要的道路。有金一代,由上京至燕京都要经过这里。

古信州不但是辽金时期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金之后元明清历朝历代的重要驿站。

明代这条驿路又被称为开原北陆路,与郑和齐名的明朝重臣亦失哈,在经营北方疆域,开拓北方丝绸之路时,多次走过这里。到了清代,这条路仍然沿用。清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683年至1686年),为抗击沙俄入侵雅克萨所需军粮器械及战役捷报,均由此路运输驰送。至光绪初年,怀德设县后,这条路不但是怀德赴昌图府的官道,也是昌图府至长春厅往来公文传达递交的必经之路。

吉林秦家屯古城:揭开千年辽金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元代兴起之后,于所略辽金故城多毁弃不用,史书已多有明载,但信州城(秦家屯古城)究竟毁于什么时间,尚有待研究。

作者:李国文

编辑:曹淑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