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麦克风,一音响足矣

2022-12-12 06:11:18 - 中国青年报

    吃过晚饭,走在金黄落叶铺成的大道上,动感的节奏响彻校园。挤过围观的人群,窜到一群“牛人”面前。没有庞大的架子鼓,没有高端的合成器,他们强劲的鼓点,逼真的警笛,竟是从嘴里诞生!一人,一麦克风,一音响足矣。

    是的,他们就是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H.R&B Beatbox社的能人们,一群“贫苦”的音乐人。怀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我紧张地在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我便成了这群乐观的beatboxer(节奏口技者)的一员。

    “各位,rimshot(鼓边打击)学会了吗?”社长汤哥的灵魂拷问把我从对过去的回忆中拉了回来。环顾四周,零零散散地坐着十多个同学,皆露出疑惑的神情。“大家先练习一下吧,找找摩擦点。”随着汤哥一声令下,教室里,奇怪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什么我们的音色与社长的大相径庭呢?不多时,同学们开始抱怨起来。有人略带不满地发问:“社长,你学这个音用了多久?”“两个月。”“嘶……”汤哥对我们的失败和抱怨似乎司空见惯。“beatbox(节奏口技)本来就不简单,我们用嘴去模仿鼓声、镲声,甚至拉链音、水滴音。一张好鼓皮尚需要裁剪、晾晒等环节,我们掌握音色,又怎能不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呢?同学们,练习才是唯一的途径。”接下来,汤哥对rimshot这个音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学们一扫之前的沮丧,开始拼命练习。

    临走时,我问汤哥为什么创立beatbox社。他说:“你知道的,国内这个圈子很小,但也在慢慢发展,我虽然没机会做那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英雄,但也要为beatbox文化的发展尽一分绵薄之力。”

    随着对b圈文化的了解日益深入,我慢慢懂得了汤哥的艰辛。社团人数少,社费也就少,汤哥为了社团的发展和活动,自己投入了400余元,近半周末的时间也倾注在了beatbox教学的理论和视频资源上面。而我也日夜苦练,终于小有所成。

    春叶青,夏花开,我与学校相伴一年,社团的交接仪式也开始了。汤哥拍拍我的肩,说:“接下来的一年,就靠你了。”我们相视一笑,H.R&B beatbox社团的精神就此传承。

    秋风起,染层林。我看着眼前的新社员,不由得露出微笑。“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rimshot,被誉为新手杀手的超难基础音。”教室里,大家抱怨的声音与那时无二。

    在beatbox文化中,努力和汗水,是比天赋更重要的决定能力的因素。

    (指导教师:皮旭玖)

徐湛博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4)班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2月12日03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