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完美收官
2022年12月7日,“2022中国国际声乐艺术周”之“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完美收官。本届赛事首次由上海音乐学院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参赛选手数量、观赛人次、全媒体报道覆盖方面创下多项新纪录。共有1300余位声乐选手在比赛官网注册,600余位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成功报名参赛,67位选手进入复赛,21位选手进入最后的决赛,向最高的荣誉发起冲击。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经评委会决定,一等奖空缺;肖昕怡和胡斯豪获二等奖;冯浩然、陈子墨、JohnMatthewMyers(美国)获三等奖;林淑、罗玉丹、金学俊、任森获优秀奖;哈力甫·艾克拜尔获得黄自奖;刘志芸获得深圳特别奖。
二等奖肖昕怡(XiaoXinyi)
二等奖胡斯豪(HuSihao)
三等奖冯浩然(FengHaoran)
三等奖陈子墨(ChenZimo)
三等奖JohnMatthewMyers
优秀奖林淑(LinShu)
优秀奖罗玉丹(LuoYudan)
优秀奖金学俊(JinXuejun)
优秀奖任森(RenSen)
黄自特别奖哈力甫·艾克拜尔(HalipEkber)
深圳特别奖刘志芸(LiuZhiyun)
高雅艺术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本届比赛因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整个比赛的全程均采用线上提交演唱视频的方式进行评比。却也正是由于组委会在特殊时期提出线上赛事的组织和运作方案,让更多观众有了零成本欣赏高水平声乐演唱的机会。初赛在报名的选手中,由赛事组委会的专家团队进行预选,复赛和决赛则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教育家廖昌永担任赛事评委会主席,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大学校长、钢琴艺术家哈特穆特·霍尔担任评委会副主席,以及包括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曲家陆在易,英国钢琴家、歌剧艺术指导英格丽·苏金娜,芬兰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拉尔夫·戈托尼,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教授、男中音歌唱家沃尔夫冈·霍尔茨马尔在内的7位顶尖音乐家组成豪华的评委阵容对晋级选手进行在线评分。复赛和决赛的三场直播共吸引了70余万人次在线观赛。包括环球网、人民日报、光明网、新浪新闻、网易新闻、凤凰网新闻、腾讯新闻等30多家央媒、主流门户、地方媒体和多个新媒体平台对赛事进行了报道。
本届赛事由上海音乐学院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共同承办,以及深圳莱茵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既突出了上海音乐学院在发挥其社会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在公众音乐艺术文化渗透方面的影响力,又推动了高雅音乐走出专业院校、专业国际声乐赛事走向广大乐迷,同时也展示出福田区人民政府和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方面的积极目标和其国际交流合作视野的高度。
高水平选手提升赛事质量
本届比赛选手的平均水准较前两届有所提升,尤其决赛的整体水准也居历届之最。进入决赛的21位选手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国内外诸多重要声乐赛事的获奖者,并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崭露头角。由此可见,“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在声乐表演的业界影响力也逐年升高,比赛平台在对青年声乐艺术人才推新人、对中国艺术歌曲唱新作方面的社会传播功能也毋庸置疑。
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运用器乐伴奏(主要为钢琴)的独唱(非复调)歌曲,相对于民间歌曲而言具有更严肃的艺术意图。首先,
艺术歌曲这一音乐艺术形式因其歌词多选用诗词文本,其作品成型则会经历诗人(即词作者)的咏怀,到作曲家依词作乐的抒发,再到演唱者和演奏者的个人艺术解读的过程,呈现出多层次的创作意图及再创作的可能。例如,女高音罗玉丹演唱的作品《钗头凤》描写了陆游和唐琬这对恩爱夫妻的爱情悲剧。歌者通过自身纯净而清凛的音色、轻盈又自然的呼吸控制,结合钢琴伴奏如歌如诉的承托和人声与琴声之间进退合宜的对话,恰如陆、唐二人触不可及的萧瑟光景。演唱者虽在音乐处理上稍微淡化了凄楚的愁绪,却更增添了女子视角下痛苦背后的无奈。男中音陈知远演唱的《大江东去》歌词选自词人苏轼的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作曲家青主也因这首作品被称为中国艺术歌曲的鼻祖。整首作品音乐语言伴随词作的意象变化,从激昂豪情到细腻柔情,再回到雄浑悲壮。歌者从琴声未响已将自己代入作品的时空,近乎于歌剧表演式的人物塑造,在短短数句之间用戏剧性丰富的声音形象描绘出江河、战争、人生起落的历史画篇。
其次,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在文学表现层面已自然呈现出优雅的气质,故而其音乐语言和演唱方式的审美亦符合其文字美学的特征——描述却不赘述,抒情而不煽情。简单来说,演唱艺术歌曲作品的情感处理要像文人般克制地抒情。例如男中音胡斯豪选择的曲目《望乡词》是由于右任作词,陆在易谱曲的佳作。演唱者利用层次分明的语气变化和情感表达来呈现对亲人、对祖国、对自己的多重伤感。并将自己的音乐情绪更多放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以“己之伤”和“国之殇”的情感奠定作品的声音基调,在大段落抒情旋律的音乐中极尽克制地倾吐,如词作者这位彼时已然年迈的孤独老人书写日记的方式来记载家国之下的个人命运。又如女高音肖昕怡演唱的《幽兰操》是韩愈仿孔子之作,作者以歌颂兰花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历经苦寒而得其香的气节,表达君子的价值和面对苦难的坚韧品格。歌者严格遵以作曲家散板、慢板、快板的音乐节奏指引,辅以钢琴点描式的色彩勾勒和紧打慢唱式的情绪推动,以内敛和适度轻重缓急的情绪调节进行音乐处理,并根据歌词文字意涵的变化,在咬字和气息控制等细节上适当增加了细微的对比,以符合作品人文思想的音乐气质呈现艺术歌曲的词、曲、人,三者合而为一的状态。
国际声乐赛事传播中国音乐文化
本届比赛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成功报名参赛,其中,8位境外选手进入复赛,JohnMatthewMyers(美国)、MyungSeoYoung(韩国)、欧阳诺林(澳大利亚)3位进入决赛。最终,来自美国的男高音JohnMatthewMyers凭借《红豆词》和《桥》两首作品的优异表现斩获三等奖,成为赛事成立三届以来成绩最好的外国选手。对比前两届赛事,今年比赛的国际选手参与度更高,其平均水平和成绩也更出色。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发展史上重要的策源地,学院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表演、教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为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推广中国艺术歌曲、传播中国音乐文化而创立的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已经为全世界的中青年声乐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深圳市福田区也在深化国际艺术交流的愿景下积极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在本次比赛结束后,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走出国门的中国艺术歌曲大师课、音乐会、一系列的社会普及活动、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在世界各地听到中国艺术歌曲美妙的乐音。(供稿:深圳莱茵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方博)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