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中追猿,37只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之路

2024-06-12 12:13:37 - 新京报

早上4点,周照骊背上干粮、走出野外棚屋,打着手电筒在热带雨林中穿行。破晓之际,林中传来“呜、呜”的鸣叫,循着这些宣誓领地的叫声,他精准定位到在树冠间摆荡的“雨林精灵”,它们就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

雨林中追猿,37只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之路

追踪监测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副队长周照骊是海南人,但进入监测队之前,他没听说过这一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

20世纪50年代初,海南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全岛,数量约2000只。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断减小,加之种群遭受频繁干扰和猎杀,海南长臂猿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末,仅剩7—9只个体幸存于海南霸王岭的热带雨林之中,成为全球最濒危物种之一。

雨林中追猿,37只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之路

转机出现在1980年,当年,霸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并于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保护区面积再次扩大至45万亩,也正是那一年,一次大规模的海南长臂猿野外调查结果显示,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有长臂猿两群13只,向外界证明了海南长臂猿虽处境危险,但并未灭绝。

海南长臂猿喜欢吃什么?是否有新的小猿出生?要开展保护,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就此成立,对海南长臂猿家庭群及独猿进行每个月不少于10天的现场监测。

周照骊记得第一次见到海南长臂猿的情景。“很亲切,毕竟它们是类人猿嘛,长相也很可爱。”成年雌性海南长臂猿的毛色为黄色,雄性为黑色,它们的毛发蓬松、浓密,小小的面孔上有双圆溜溜的眼睛。在他看来,海南长臂猿也很聪明。“春夏秋冬,哪里树上的果实成熟了,它们都知道,而且总能记住最近的路线,不会绕大圈。”

要跟上海南长臂猿并不容易,它们手臂强壮,在林中荡臂前行。监测队员则要拨开茂密的植物,跨越深深的纵横沟谷,在无路的雨林中追踪,一不留神就跟丢了。但幸运的是,长年累月的远远观望,让海南长臂猿逐渐意识到,这些身着迷彩服的人对它们并没有威胁,它们不再害怕队员,看到他们也不会匆忙逃走。

从个位数到37只

队员们都有自己长期跟踪的海南长臂猿家庭群,这一家子发生的情况,队员们都清楚掌握。有的母猿平平的肚子隆起来了,队员们便知道它怀了孕,还能推测出来它的产期。“相比于监测设备只能看到固定的区域,监测队员追踪看到的情景非常直观。”周照骊说,母猿的毛发蓬松,小猿的个头又小,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猿妈妈将婴儿抱在怀里。同时,成年个体会迁出家庭群,与其他群迁出的异性组成新的家庭,或者取代现有群中的同性个体。这些家庭群中的变动也被记录在案。

多年的追踪观察,队员们摸清了海南长臂猿的食谱。它们喜食的植物多达130多种,除了吃浆果和嫩叶,偶尔也会吃昆虫和鸟蛋补充蛋白质。一些小众的“食物”也通过监测得以证实。雨林里的蓝果树分布较少,它们很高大,并非每年都会结果。但队员们监测时惊讶地发现,海南长臂猿很喜欢吃这种植物的果实。

2003年以来,海南开展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生态修复,补植高山榕、小叶榕、紫荆等海南长臂猿喜食植物,扩大和改善栖息地范围,栖息地修复面积近5000亩。按照海南大学对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监测结果,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除海南长臂猿外,其他野生动植物群落或种群也呈现逐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除了单纯的人工监测,野外监测手段也有了现代化技术的配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还与中山大学、中国林科院、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应用新技术进行海南长臂猿监测试验,通过红外相机、录音设备对海南长臂猿种群及个体进行全天候监测。

保护海南长臂猿的努力带来了成效,这些“雨林精灵”的家族不断壮大,种群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群7—9只增加到2022年底的6群37只。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10只以下极危物种中,唯一基于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之路也入选了生态环境部推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定下种群数量翻番目标

2020年发布的《海南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框架》提出,利用约15年时间,实现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翻番和可持续增长。

海南长臂猿的生育率如何?种群数量翻番的愿景是否容易实现?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范朋飞长期从事长臂猿的行为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他说,长臂猿是类人猿,其他长臂猿大概3—5年生一胎,海南长臂猿2—3年生一胎,生育率相对较高,且成活率也很高。但不排除年轻母猿没有繁殖经验,导致头胎夭折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按现在的种群增长速度,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或疾病爆发,种群数量翻番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但海南长臂猿种群本来就很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面临着突发疾病的风险。“所以不能忽视,要预防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朱鹮从1981年的7只到如今突破万只,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增长到近1900只,从数量上看,海南长臂猿的珍稀程度远超朱鹮和大熊猫。海南长臂猿是否可以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增加数量?

范朋飞认为,海南长臂猿人工繁育的时机还不成熟,由于野生种群太少了,建人工种群面临没有种源的困境。

科学保护

为了有针对性地保护海南长臂猿,相关的科学研究一直在进行。海南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6家单位合作,开展海南长臂猿有关科研课题超过15个,涉及海南长臂猿种群生态、繁殖习性、栖息地结构、食源植物、保护对策等。

“科学研究在保护决策的过程中越来越受重视。”范朋飞开展的研究包括两方面,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声音识别个体进行种群监测。

他说,海南长臂猿每只现存个体的命运都关系着整个物种的未来。在监测中及时发现个体迁出、新群形成、雄性替换等关键种群动态,有助于保护工作者把握重要契机或防范潜在风险。虽然已有多种新兴监测技术被应用于海南长臂猿的监测与保护,但计算机视觉、红外热成像等等技术难以在树叶的遮蔽下区分海南长臂猿的个体,尤其是毛色全黑的雄性个体。相比之下,海南长臂猿嘹亮而持久的鸣唱是更为理想的监测对象。

“长臂猿虽然整体叫声比较相似,但仍然可以透露出身份信息。”他说,2021年9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他们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跟踪观察、主动录音和被动录音等方法识别和收集了5群8只海南长臂猿雄性个体的声学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开发技术进行识别,准确率在90%左右。

另一项研究聚焦营养,探索海南长臂猿是否存在能量瓶颈,从而对其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我们采集它们的食物,拿回实验室做营养成分的测定,再通过公式估算出它们摄入的能量。”他说,整体上来看,海南长臂猿生活得很好,在冬天食物匮乏季节,它们获得的食物相对少一些,但可以满足生存需要。

在他看来,海南长臂猿似乎很难借鉴其他珍稀动物种群复壮的经验,因为每个物种濒危的过程和机制并不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南长臂猿保护已经探索出了独特的经验,这种经验正在摸索中得以巩固和更新。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唐峥校对陈荻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