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位县委书记看“爱人者,人恒爱之”

2024-10-21 22:26:24 - 新浪新闻

湖北日报评论员周磊

阅读提要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事业,比造福人民更崇高;没有一种口碑,比人民称颂更响亮。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谷文昌纪念馆,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做人、为政的要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八个字,出自当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有感而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焦裕禄和谷文昌这两位县委书记,始终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

在河南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一棵泡桐树粗壮挺拔、华盖如云,这是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在福建东山县,赤山林场谷文昌雕像前,“绿色丰碑”四个大字遒劲有力、熠熠生辉,两旁的木麻黄绿意盎然。

在我国北方,喜光耐阴、树姿优美的泡桐,是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之一。为了纪念县委书记焦裕禄,兰考人民把那棵茁壮成长的泡桐尊称为“焦桐”。而在我国东南沿海,则广泛种植树形高大、四季常青的木麻黄。为了表达对时任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深深感念,东山人民亲切地称其为“谷树”。

泡桐树和木麻黄本是普通树木,可当它们被赋予一个“姓氏”,便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更饱含深沉情感。“焦桐”与“谷树”,是两位县委书记用生命浇灌的护民树,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树,如同无形的丰碑,超越地域、跨越时空,向世人诠释一个朴素道理:作为党的干部,“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爱人者,人恒爱之”,对于焦裕禄、谷文昌这两位县委书记,当地人总是有说不完的敬重、道不尽的思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曾经黄沙漫漫、盐碱茫茫的兰考已是泡桐成林,昔日月月有灾的荒凉海岛已变成璀璨的海上明珠。一排排泡桐树,一片片木麻黄,抵挡着风沙侵扰,记载着两位县委书记为民造福、为民奉献的公仆情怀,展现了政声人去后、丰碑在民心的崇高魅力。

郡县治则天下治。一个县就是一个基本完整的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委书记责任很大、压力不小。我国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从淮南到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上任没几天,就开始用脚步丈量民意,游历鄞县全境,进行调查研究,写下《鄞县经游记》;清代郑板桥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他重视农桑、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拥戴,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成为千古流传的爱民心声。

曾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和当地百姓“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摘掉了正定“高产穷县”帽子,走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县委书记的“苦与乐”,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切身感受和独到见解,曾为以焦裕禄、谷文昌为代表的好干部“画像”——“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于“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个问题,一位位受人敬仰的县委书记,用一生的为民情怀、无悔奉献、求真务实给出了答案,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事业,比造福人民更崇高;没有一种口碑,比人民称颂更响亮。焦裕禄、谷文昌已故去几十载,但他们把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丰碑,稳稳立在了人民群众心中。如今,我们遇到的任务、风险、考验不同以往,人民群众的生活期待也不可同日而语,身为“一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们,应当走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间正道,把党旗所指、民意所盼的实绩写在广阔大地上、刻在历史长卷中,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