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里的“京西皮影戏”演绎唯美故事
俗话说“新年看场皮影戏,一年到头不生气”,我国古老的皮影艺术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最近,这里的影人们创作出一场春节主题剧目《玉兔与嫦娥》,与海淀观众共迎新年。
皮影戏《玉兔与嫦娥》上演
在千年光与影的交织中,皮影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欢乐。在一方幕布后,影人们也为我们送上了一道“新春非遗大餐”,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的白色幕布上,一群皮影人凭借各种“宝物”让玉兔与嫦娥的故事唯美演绎,美好在“影”的世界中穿越。
“新春佳节来海淀,锣鼓声声天下欢;人文古韵冠京西,海淀新景映山泉。中关村内科技高,经济发展开新篇;三山五园文旅兴,宇宙飞船上九天。”锣鼓声中,灯亮影现。演员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流行的曲调唱述海淀特色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犹如一场历史大戏,演绎着时代的更迭与时空的流转。作为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皮影,在“非遗”大家庭中,皮影无疑是突出的,建团近20年的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为了迎接兔年到来,精心编排了新剧目《嫦娥与玉兔》,并加以改编出一部海淀版本。
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院长王熙介绍:“《玉兔与嫦娥》这场原版皮影戏中,玉兔经过300年修炼,舍身救人,成为正义和勇敢的化身,与嫦娥一起勇斗恶狼,最后飞升月宫,实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后来我们加入了许多海淀元素进行改编,想让这些皮影艺术活在我们的身边,让大家随处可见我们身边就有这种皮影的元素。”
创作多个兔年皮影文创作品
2023年是中国农历癸卯年——兔年。兔文化源远流长,为迎接中国传统兔年的到来,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推出的“癸卯精灵——皮影兔文化创意秀”灵动登场。演员们集思广益,创作了很多跟兔子有关的皮影文创,有福兔、瑞兔、吉兔、寿兔、囍兔、合兔、顺兔等非常有吉祥寓意的兔子。“我们还制作了一系列‘皮影兔’文化IP形象,包括兔儿爷系列、兔成语系列、兔传说系列等,蕴含着祈福迎祥、全民健康的文化内涵。”王熙说。
平时演出的皮影戏道具通常只有55厘米,但剧院的演员们集思广益,制作出了一个高约1.2米的皮影兔爷。“我们经过画稿、制皮、透稿、雕刻、染色、装钉装杆等8道工序,手工雕刻几千刀,有这种细心耐心才能更好把它雕刻出来。这个兔爷比较大,不像普通的皮影一个人就能雕刻完成,我们需要先刻出它的外围,再由个子高、胳膊长的演员完成中间部分的雕刻,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皮影的染色也非常重要,比如说从深到浅的一些过渡地方,都需要我们用带颜料的笔进行晕染,晕染后才能更形象。”王熙表示。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在其特有的形式下,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皮影的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被当下接受,被自然选择。近年来,皮影剧团不断创新,如“心连心皮影大篷车”巡演到基层;创作红色剧目《小兵张嘎》《金库主任》《飞夺泸定桥》《尽美少年》等,传承红色基因。巧妙借力打力,运用新媒体方式策划的“皮一下很开心”话题在短视频平台已有近600亿的点击量。对于皮影艺术如何持续发展,王熙一直在积极寻找传承和推广这项“非遗”项目的新思路。(记者肖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