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UP】福建:构建“福见康养”幸福养老体系 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24-01-20 14:11:01 - 福建东南网

【福建UP】福建:构建“福见康养”幸福养老体系 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福建遴选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等10家单位为第三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图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东南网记者林先昌摄

东南网1月20日报道(记者林先昌)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全省民政系统加快构建“居家有服务、兜底有保障、普惠有机制、市场有选择”的“福见康养”幸福养老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新期待。

推广“近邻+养老”服务模式

在福州鼓楼区九彩长者食堂,社区联合福州鼎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老年人提供午餐配送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发布9种菜品,居民通过群组或特定小程序选择次日的餐食,包括三个主荤菜、三个半荤菜和三个素菜,价格分为10元、12元、15元和18元的组合,社区做好统计后报送给餐饮公司配餐。

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降龙村的韩先生常年在外打工,他说父亲不愿意跟他一起生活,可又不会煮饭,没有长者食堂前,常常是走路到寿山乡买馒头包子将就着吃,现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真是解决了他的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我省民政部门紧紧围绕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建设施、送服务,推广“近邻+养老”服务模式,让居家社区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就能获得更贴心的养老服务。

202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省级财政投入1.15亿元,建设完成3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5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推广“食堂+学堂”模式,支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把“暖胃”又“暖心”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让长者食堂不仅有“烟火味”更有“人情味”。新增县级示范性养老服务网络7个,持续完善城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社区老年人享受“舌尖上”幸福晚年的同时,也可享受到“心坎上”的贴心服务。

在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和居住条件,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全省已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万户,从可观可感的“大变化”到细枝末节的“小贴心”,让老年人生活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把养老机构床位设在家里、把优质专业服务送到家里。福州、厦门、三明、泉州等4个城市作为全国试点地区,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建成床位近6700张,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

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银发时代”谁来照顾老人?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上个月,2023年福建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在晋江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既是我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养老护理行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大舞台。 

经过三天激烈角逐,来自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10支代表队、50名优秀选手同场竞技、交流学习,全方位展示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风采和技能水平,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的目的。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也日益增多,养老护理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漳州市民政局养老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传统大家庭式的护理功能弱化,许多失能老人缺乏人手照顾。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

根据我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5万人。同时,我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入职补贴、积分落户、免费培训和工龄补贴等优惠政策。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产教融合水平。

记者注意到,不少大学生也将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方向瞄准了养老专业。

来自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杨克鑫同学便是其中的一员,今年大三的他学习的专业便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他表示说,十分认可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学校的课程设置符合实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学习老年人养护的知识,能够更好展现社会的人文关怀。如今,即将毕业实习工作的他,希望从从事相关跟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

据介绍,福建遴选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等10家单位为第三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送教上门”、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储备、老年能力评估师等培训,全省分级分类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2万人次。

兜底助困让养老更有保障

我省民政部门立足“保基本、兜底线”职能,加快构建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达到每一位老年人。

“保基本”落实落细服务清单。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细化《福建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国家16项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至26项,分为物质帮助、关爱服务和照护服务三种服务类型,旨在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

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确保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供养对象应养尽养,目前已集中供养1.5万人。落实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制度,确保有集中照护意愿的低保完全失能老年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收尽收,目前已集中照护976名低保老年人。

推动240余所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转型升级为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格局,健全村级自筹、社会捐助、政府补贴的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行动,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1130所,为年度计划的141%。

提升可持续发展让养老更富品质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民政部门积极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普通群众、工薪阶层家庭都能够“用得起、用得好、就近用”养老服务。

开展普惠养老服务,促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动有关部门逐步扩大我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范围以及保险对象,着力提高老年人综合消费支付能力。目前,全省普惠养老床位已达1.8万张。

探索创新养老模式。把数字技术作为推进养老服务改革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广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健全完善全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助推“数字经济”赋能“养老金融”,通过数据分析,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消费偏好等维度的老年人群进行细分和画像,提升养老金融供需匹配效率,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养老金融服务。

展望未来,全省民政系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努力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更美的“夕阳红”画卷正徐徐铺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