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增《长三角地图》,二〇二四版《上海地图》来了

2024-02-22 06:38:00 - 新浪新闻

首增《长三角地图》,二〇二四版《上海地图》来了

增,长三角地图;减,公共交通信息。增减之间,新版《上海地图》近日如期而至。

每年的《上海地图》在年初出版面世,用特殊的地图语言表达城市的更新、生活的向荣,是忠实的历史记录者。在信息之外,具有美力、亲和力的表达方式,与市民游客越来越近。

扎根基础功能,尝试分流于“线上”

787毫米×1092毫米,是《上海地图》历年来遵循的固定版式。面对海量的地理信息,地图载负量的大小会影响可读性,因此它是地图设计和选择的依据之一。

在2023版基础上,2024版《上海地图》以上海市域为制图区域,由《上海中心城区图》和《上海市全图》两幅地图组成。地图内标示了主要道路交通、行政区划及驻地、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等基本内容,还选取标示了旅游景点、历史文化风貌区、医院、大专院校、商场、宾馆等专题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三省一市带来强劲动力。《上海地图》在今年首次增加《长三角地图》,通过展示长三角区域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路网信息,力求在有限的版面中,尽量多提供上海周边交通信息。

对于轨道交通信息和公共交通信息的取舍,成为新版地图的又一亮点。市测绘院第四分院陆爱军表示,轨道交通成为市民出行主要方式,主打“投其所好”,新版地图放大《上海轨道交通示意图》,拉开文字间距,布局清晰,阅读体验更好。

上海拥有1000多条公交车线路,如果都装进地图,势必会造成“拥挤”。新版地图创新性与数字应用结合,把公交信息打包进“随申行”中,使用者通过扫一扫纸质版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跳入“上海城市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陆爱军透露,“随申行”页面为这次地图信息化使用专门改版,只保留3个功能——实时公交信息查询、公交/地铁/轮渡一码通行、虹桥枢纽市内交通信息服务,便于操作。在地图制作期间,陆爱军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来验证“随申行”的准确性,尽显测绘工作人专业严谨的做事态度。

跳出地图看地图,转型一直在路上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在都市中迷路,几乎不太可能。这便在另一维度上引申出纸质地图存在的深意——“跳出地图看地图”,用多重形式表达地理与文化的关系。

就拿近3年《上海地图》来说,2022版的特点是开辟“五个新城”专栏,彰显上海城市发展“新攻势”,同时图文展示红色场馆的基本信息,以此来致敬“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2023版则突出呈现上海市郊历史文化风貌区,进一步挖潜“五个新城”的信息,反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成果。如此,地图直观反映了时代印记,无论何时翻看,时代大事件都能历历在目。

对于老牌的市测绘院而言,74年来,每一份新地图的诞生,都承载着无可替代和非做不可的使命。依托强大的数据库、经验丰富的团队,制作一张常规性实用地图已游刃有余。2024版《上海地图》前后耗时3个月,涵盖策划、编制、检查、审稿、校对等多个环节。团队几乎一人多职,同时承担其他地图的制作。

世界那么大,立足于笔下。本着“跳出测绘看测绘”原则,纸质地图在一代又一代测绘人手中求变求新求突破求生路。近年来,市测绘院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推出首张英文旅游地图,让小笼包大闸蟹登上“城市指南”;在今年推出四国语言的文化旅游地图,配色、装帧设计、图文符号等表现形式都细致考究。

“绘就”方圆,“咫尺”匠心。市测绘院第四分院党支部书记吴宏达表示,以地图讲故事,以故事讲历史,以历史讲人文,地图从专业领域到跨界融合带来的新转变,反映出测绘人孜孜不倦研究与传播地图文化。今年,测绘院将推出地图创意工作室,致力于地图文化与创意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创新突破,使地图成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文:史博臻

编辑:范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