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描绘12年,他被7所高校拟录取
这个夏天,毕业于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的胡淼坤陆续收到7所高校拟录取通知,最终,他选择确认就读天津理工大学。
听障生高考由有资质且为听障群体开设专业的高校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录取,胡淼坤在全国共报考7所高校,均被拟录取。
这对即将19岁的胡淼坤而言,是他在无声世界奋斗12年后收获的最好礼物。
先天性耳聋
今年5月起,胡淼坤陆续收到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绥化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7所高校的拟录取通知。
胡淼坤最终确认就读的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面向全国招收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聋哑学生参加高考的必考科目是语数外,专业上,可选择艺术类或计算机类,计算机类要考物理,艺术类要考素描、色彩。每所高校的考试难易程度不同,有的除笔试外,还有面试。
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招收聋哑学生的高校不多,聋哑学生想要考取本科,难度较大,竞争激烈。今年,有1506名听障考生在天津理工大学参加全国残疾人单考单招联合考试。该校公示的名单显示,拟录取人数仅为127名。
考试同时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和体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从早上8:00开考第一门语文,到当天20:30考完最后一门素描,时长超过12个小时。
胡淼坤回忆,天津理工大学艺术类考试时间为2天半,英语很难,词汇量有点大,很多课本上都没学过。
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该校今年60余名学生参加特教单招高考,由校领导带队分赴不同城市赶考,前后行程接近20天。像胡淼坤这样报考7所高校全被拟录取的仅此一人。
2岁多时,胡淼坤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听力为“零”。选择专业时,他无法填报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等要求“有一定听说能力”的专业。
热爱画画的胡淼坤,最终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之间,选择了后者的产品设计专业。
坎坷求学路
7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胡淼坤位于麻城市龟山镇大坳村的老家。这里离麻城市区约1小时车程,因附近开设采石厂,沿路被轧得坑坑洼洼。胡淼坤和奶奶住在一栋背靠田野的3层水泥房里,这栋房子由胡淼坤爷爷修建于2009年。
长江日报记者一进门,就能看到满墙贴着胡淼坤从小获得的奖状和一张麻城市2023年度脱贫户(监测对象)收入核算表。表上显示,一家人去年的工资性收入总额为3000元,低保、养老金、残疾人补贴金、耕地补贴等加起来,年收入为36219.2元。
胡淼坤的卧室兼书房在二楼。除了一张床,一个小书桌,一个旧衣柜,房里没有其他家具。门外屋的天花板上有裂缝和霉菌,墙角堆放着化肥,但胡淼坤的书桌十分整洁。
胡淼坤的初中数学老师盛宏超很快认出了书桌上那本《现代汉语词典》。他拿起它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还是我们那年奖的!奖给几个优秀学生。”
屋内炎热,胡淼坤搬来一座立式电扇,在床上铺满自己画的素描和水彩。很多个日子里,他就在这个背靠田野的安静空间里,连续几小时地画画。
11岁时,胡淼坤学会了独自乘坐公交车。早上7:00,他沿着家门口的小路走到公交站,碰到车来了,就远远地大力挥舞手臂。如果坐过站,他就用手机打字和司机交流。
从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他来到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求学。“他的字很漂亮”,这是初高中老师对胡淼坤的一致评价。
记者翻看桌上的十几本练习簿,每个字都一笔一画,写错的地方用涂改液覆盖,本子里找不到一个黑点。其中,一个写着“罚抄本”小字的英语练习簿,里面每页都是用3种颜色的笔做的笔记。
对听障学生而言,英语往往是他们求学路上最难的一道坎。城市普通学生一般在入学前就有英语基础,生活中还可通过唱英文歌、看英语电影等方式学习。
“英语就是听说读写,对听障孩子来说,前面两个都失效了。”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英语教师熊老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苦记。字母长得像的单词很容易记混,学生也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熊老师说:“至少能战胜它一次,你才能觉得它有趣。”
一个暑假60天,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每天背单词,很少人能做到,胡淼坤却能坚持。“他说老师你卷子给我改完没?他会督促我改卷子,还会主动要卷子做。”熊老师介绍,胡淼坤来武汉之前英语是零基础,3年时间,从勉强跟上到成为英语课代表,他有着极强的内驱力。一开始,胡淼坤不太讲话,到后来每天早晨还督促其他同学背英语。
班主任胡老师记得胡淼坤总在学习的背影。到了周日,一般学生会休息或回家,他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在教室学习。学校授课是手语+口语,有同学装了助听器,胡淼坤是全聋,只能靠手语。麻城农村手语与武汉市手语会有轻微区别,类似不同地方方言之差,这也增加了理解的困难。高一上学期,胡淼坤显得有点吃力,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只敢拜托别的学生去问,后来成绩慢慢从普通到上游到名列前茅。
胡老师说:“他是靠自己的努力,慢慢变开朗,自信心变强的。”
想感谢的人
胡淼坤很爱笑。浓眉,眼睛深邃,总是羞涩地抿嘴笑。他的微信签名是:自我愉悦,签名在心。这种温柔的气质,很难让人联想起众人口中那个“命苦的孩子”。
五岁半时,胡淼坤父亲喝农药去世,聋哑的母亲改嫁,从此和家庭再无联系。
从小,胡淼坤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生前是一名铁匠,凭着勤劳肯干在2009年修起了房子。2014年,爷爷生了场大病,身体渐渐虚弱。奶奶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无法务农。胡淼坤从小不管去哪,都小心牵着爷爷奶奶的手过马路。
去年,爷爷查出胃癌晚期。今年3月,胡淼坤接到姑妈胡巧霞的通知,说爷爷病危。此时,爷爷已瘦成皮包骨,胡淼坤跪在老家床头,握着爷爷的手哭得发抖,边哭边对姑妈打手语:“给爷爷吃东西。”胡巧霞流泪解释:“爷爷吃不下。”爷爷告诉胡淼坤:“不要难过,一定要好好上大学。”
爷爷在十几天后离世。此时,距离胡淼坤参加高考只有不到10天,家人向他隐瞒了这一消息。
爷爷最后的遗愿,就是反复交代一定不要打扰胡淼坤的学习,不要影响他高考。胡巧霞说,父亲临走前都合不上眼,她向他承诺:“你放心吧,我一定会管好他的。”
胡淼坤7岁那年,胡巧霞将他接到了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胡巧霞在当地水厂上班,有一个儿子,比胡淼坤大4岁。胡巧霞坦言将更多精力花在了胡淼坤身上,她最大的愿望是他能跟正常人一样。她教他待人接物,告诫他“要学会做饭,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胡巧霞自豪于胡淼坤“是挺讲究的一个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床铺收拾干净。胡淼坤一吃完饭就主动收菜、洗碗,给奶奶倒水,电扇开好给奶奶扇。高考结束,胡淼坤和宠爱他的奶奶“吵架”,坚持要自学做饭。
这个暑假,胡淼坤多次提出要去电子厂打工,被胡巧霞反对。胡淼坤向长江日报记者解释,因为他知道大学的费用不低,他想赚钱,不想给家人太大压力。胡巧霞笑着说:“他不用担心这个。”
胡巧霞和胡淼坤的初中老师盛宏超商量:“我还希望他能考研。本来就是,我们淼坤不多读点书怎么办呢?我现在还能当得了家,我就要把他安排好。”
胡巧霞最欣慰的是全家都支持她。她儿子大学毕业,现在武汉工作,还没买房。有次,她提起胡淼坤报考的某所大学一年要2万元多学费,儿子在视频对面说:“妈妈,胡淼坤的学费我包了。”胡巧霞笑了:“不管他给还是不给,说明他是真心疼表弟,他一点都不吃醋。”提到表哥,胡淼坤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我和他关系很好,他很暖和。”
胡淼坤和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余移花感情深厚。余老师也是听障人士,曾被亲生父母遗弃。她告诉胡淼坤:“只要心里甜,命就不苦。”高考结束后,胡淼坤约了余老师见面,告诉她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运。她回答他:“我已经感受到你满满的爱意了。”
余移花的QQ空间里,至今还保留着胡淼坤初中时的照片和画作。听闻他考上天津理工大学,学校的老师们都很高兴。“他着实付出了,这是他应得的。”老师们相互打电话报喜。
长江日报记者请胡淼坤在本子上写下最想感谢的3个人的名字,不料他名字越写越多:计算机老师、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
胡淼坤曾经的画作。
确立新目标
胡淼坤曾在高一作文里写道,不适应高中寄宿生活,但他又自我勉励道:“好多人费很大的劲,才来到我所在的高中。当你放松的时候,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每个人都不愿意充当弱者。”
他在另一篇作文里写,“刚去上学我觉得很恐怖,终是听不见也不会说话,还老实待着,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在小学学习手语、知识、常识、加减乘除和汉字。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用别人帮我做事了,我现在上学也不会害怕了,现在的我比小时候的我勇敢很多。”语文老师在这一行旁用红笔标注道:“很棒哦!长大了的胡淼坤同学一定要成为更优秀的人!”
在《个人理想》里,胡淼坤写道:“高考,是我实现理想的关键。每天早起,我拼命复习各科知识,晚上熬夜做题,即使累得像只行将倒下的小猫,我也坚持着。”
胡淼坤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年9月,胡淼坤将满19岁,他已确立新的目标: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三维设计师或插画师。更朴素的愿望是:大学毕业后要请表哥吃大餐,给姑妈买衣服和花花。最后买一套房子,房子买在麻城,这样离姑妈近,也好照顾奶奶。
采访中,看到胡淼坤写的这些内容,老屋里坐着的亲人和老师都微微地笑了。姑妈胡巧霞的眼角偷偷湿润,屋子里静悄悄的,空气里弥漫着酸甜苦辣和心照不宣的人间情意。
对于胡淼坤未来的愿望,胡巧霞说:“哈哈,他要报答我?我不需要他的报答,只要他将来能做一个普通人,能做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长江日报记者占思柳 实习生刘梦楠)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