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资管市场规模小幅上升3.41% 居民投资理念正在重构
9月3日,由光大理财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3-2024》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市场资产分化,权益市场低迷,但债券市场表现相对平稳。国内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在曲折中小幅增长3.41%至138.38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居民财富仍保持了持续增长。据光大理财测算,中国居民总资产2023年达到718.2万亿元,2019年到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达到9.3%,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若剔除杠杆率影响,2023年我国居民净资产638.11万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9.1%。
“展望未来,中国GDP增速依然处于国际较高水平,这决定了居民财富港将持续积累。”报告指出,但由于经济增长换挡,光大理财预计未来5年我国居民财富累积增长或回落至5%-10%区间。
居民总财富中金融资产占比提升趋势或延续
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虽然金融资产增量贡献下降至43.9%,存量占比也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但2023年金融资产占比及增量贡献主要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我们认为这并非长期趋势。”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表示,中国居民资产增长动力的切换可持续,对比全球主要国家的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因此他预计我国居民总财富中的金融资产占比依然持续提升。
根据国际经验,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往往在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这一水平前后发生显著变化,通常会出现由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迁移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房主不炒”的长期定位下,我国居民财富需要新的投资渠道和路径。
“我国正在从过去的房地产周期转变为以清洁能源建设为代表的绿色科技周期。”李永锋认为,随着房地产周期向绿色科技周期转变,房地产的无“风险”属性或重新定义,居民财富也将会由过去的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同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配置的需求亦在上升,这也将加速居民财富的再配置。
存款占比短期上升不可持续
自2023年以来,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中现金及存款占比有所上升,但在光大理财看来,这一趋势不可持续。
对于现金及存款占比阶段性提升,李永锋认为,这一方面是受到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居民对公募基金主动管理类权益产品失去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维持悲观预期。
“如果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在低收益环境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在不同风险收益特征资产之间的比重或将回归均衡。”李永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现金及存款占比将长期呈现下行趋势。
报告指出,长期来看,打破刚兑、存款利率下行后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属性更加清晰和市场化,有利于居民形成正确的风险收益预期,在此基础上,风险收益、期限匹配等带来的投资体验将得到改善,同时跑赢通胀的收益率底线要求、资本市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都将推动居民资金从存款再次进入资本市场。
此外,当前居民投资理念亦在重构当中。当前不同客群的核心价值需求差异显著。就金融投资而言,居民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意识也逐渐清晰。
报告指出,财富管理机构应积极引导和帮助投资者认清自身风险收益偏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资金的投资期限和投资目的,进一步细分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这将有助于推动居民风险收益匹配意识的提升,抛弃不切实际的高收益崇拜。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面临深刻转型
报告认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面临深刻转型。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宏观层面我国实体经济需要的长期资金、股权资金相对缺乏,优质资产不足。微观层面,居民资产配置体系和财富管理观念正在经历重构。在政策层面,金融强国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持续推进。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资管行业稳中有进,但行业间分化发展势头明显。去年银行理财从2022年底的市场冲击中有所恢复,但理财规模同比仍然下降3.10%;公募基金规模延续缓慢增长态势,同比增长4.95%;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较快增长,保险资管规模增速达10.47%;信托行业在经历新规落地后持续转型,规模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到15.64%,增速领先其他子行业。而私募基金监管更趋规范,行业回归稳定态势,券商资管、期货资管通道业务持续压缩,行业总规模则持续下降。
“从资产端来看,去年全年呈现债强股弱的态势,黄金价格一枝独秀屡创新高。”李永锋介绍,去年无论是债券基金还是以债券为主的固收类产品,规模增长均相对较好。
展望未来,李永锋表示,我国资管行业仍具有强大且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居民财富优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不会变,居民资产管理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会改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稳定上升趋势亦不会改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编辑岳彩周
校对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