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在太平洋上放鞭炮,最终只是为了自己高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日从澳大利亚飞往斐济,并在当天与17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布林肯宣布,将在所罗门群岛重开美国大使馆,还承诺将在气候变化等太平洋岛国关心的议题上提供帮助。但几乎所有媒体在报道时都提到,布林肯此行是为了“对抗中国影响力”。人们看到,太平洋岛国已被华盛顿出于战略自私,单方面划入冲突对抗的地缘政治版图。
美联社:美国希望重开驻所罗门群岛使馆对抗中国
此前一天,白宫发布了一份18页的“美国印太战略”文件,宣称华盛顿将“有意义地扩展”在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存在,并将与他们进行包括美国军事准入在内的关键谈判。白宫还声称,要促进印太地区的“民主建设”,并帮助各国“部署先进的作战能力”。很明显,美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身上带着的依然是“美式民主”和“军事力量”这两把生锈的板斧,幻想用它们就可以把太平洋劈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一如既往,布林肯没忘做出挑拨离间的“规定性动作”。在斐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当布林肯不断渲染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威胁,并且老调重弹地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所受到的“胁迫”时,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最关心的恐怕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实在算不上可靠伙伴。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斐济代总理直言,“当美国表示有意退出《巴黎协定》时,我们感到被一个超级大国遗忘了”。
布林肯
一直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缺乏稳定的兴趣,每当有“战略需要”时,它才会低下头来看一看这个地区。美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大使馆已经关闭了29年,驻斐济大使自拜登总统上台至今依然悬而未决。此次迎接布林肯“历史性访问”的,是美国驻当地的临时代办。舆论都注意到,这是美国国务卿37年来首次访问斐济。但谁都看得出,若不是深陷“战略焦虑症”,华盛顿恐怕再过37年也很难想得起太平洋岛国。
美国意图“重返”太平洋岛国,但太平洋岛国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却是华盛顿不关心的。在汤加遭遇灾难性的火山爆发以后,近在隔壁的美澳是“援助”喊得最大声的,但最先抵达汤加的物资却来自中国。现在布林肯跑到这些地方去,不好好谈双边合作和民生发展,反而警告他们中国很危险,谁是真心帮助他们的朋友,谁又是把他们当工具使,这些国家心里难道不清楚吗?还需要华盛顿去教吗?
1月28日,由中国空军组成的空中运输编队抵达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
1月28日,运送援助汤加物资的第二架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机已经抵达汤加首都,图为援助汤加的物资。
与美国国务卿时隔37年才想起斐济不同,1985年以来,到访斐济的外长级别以上中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有20多位。如今,中国已经是太平洋岛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对太平洋岛国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不仅言出必行,将用最短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还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发展关系,从来都是公开透明、开放包容的,更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美国口口声声说“印太要自由开放”,但它却把自己的“安全焦虑”强塞给太平洋岛国,赤裸裸地将冲突、对抗和不安注入这个地区。实践证明,为了地缘政治竞争的“援助”,更多是满足美国的战略自私。以非洲为例,从奥巴马政府的“电力非洲”倡议,到特朗普政府“繁荣非洲”倡议,再到拜登政府“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美国从来不缺看似阔绰的支票,但少有真心实意的兑现。过去这些年,美国对非洲的投入不升反降。
现在,当美国忽然想起太平洋岛国的时候,岛民们最关心的是,“布林肯先生的访问和承诺将在多快的时间内带来可衡量的成果”。但根据以往经验,人们有理由担心,华盛顿在太平洋上放鞭炮,最终只是为了自己高兴,别人可能也就听了个响儿。(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为:华盛顿缘何忽然想起太平洋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