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灵璧:跃动“志愿红” 吹来“文明风”
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农村里,活跃着一批“志愿红”文化志愿者,他们常年忙碌于村庄、田间地头的文化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热心公益事业,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沉下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以来,灵璧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万多场次,志愿者参与7万余人次,受众群众达96万余人……以文明实践为圆心,以群众需求为半径,一个生活美、精神富的“同心圆”,正在近百万灵璧人手中合力绘就。
沉下去:志愿服务者在村野厚植文化自信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8月4日,灵璧县游集镇“文化夜宵”演播室内,不时传来唱腔委婉的黄梅戏曲声,一场由游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镇文广站承办的2024年“七夕·爱情戏曲联唱”正在这里举行。
现场,来自全镇的戏曲爱好者和非遗传承人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桃花扇》、豫剧《朝阳沟》等经典爱情戏曲选段,节目还通过一抖(抖音)、一群(文化群)、一云(文化云)以及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向公众播出,点击率很快达到1000多人次,而且还在节节攀升。
在游集镇,这样的文化“晚宴”几乎隔一天就要上演一次,成为当地村民们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文明实践阵地。
2019年,灵璧县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全县3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吸纳和培育现代新乡贤、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8000余人,组建10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63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打造了一批扎根乡土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其中,游集镇文化站负责人尤传化便是代表之一,他还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2022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
2019年7月,尤传化在调研时发现,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便萌生了开办讲堂的念头,目的就是让村民在周末闲暇时,有地方可去、有文化可学、有趣味可享。
在游集镇的支持鼓励下,文化站内两间屋子、简易的二十张桌椅就是讲堂,最初仅有三人,一位退休教师、一位非遗传承人和尤传化,“传化讲堂”由此诞生。
大融合:擦亮文化底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最初,“传化讲堂”设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固定讲堂,每周末定时开讲。
再后来,尤传化主动邀请党员干部、学校老师、乡村医生、乡贤能人、农村文化带头人和农业科技人员等加入讲堂,不但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而且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导群众。
队伍阵容越来越大,志愿服务半径也持续拉远,更是走进田间地头,打造出“行走的讲堂”。与此同时,尤传化还积极组织农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文化带头人和文化志愿者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大鼓、琴书、快板、三句半的形式,在村里唱、社区唱、学校唱、赶集唱,打造出“传化讲堂”“流动书屋”“纳凉书场”“树下讲堂”“夜校宣讲”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品牌。
目前,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有56人,每年开讲座100多场次,年服务群众达20000多人次,讲堂走向内容多样化、工作常态化、管理规范化,让一粒粒文明实践“种子”扎根百姓生活,在灵璧大地发芽、开花、结果。
事实上,“传化讲堂”只是灵璧县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为了使理论宣讲更加深入、更加生动、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灵璧县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理论宣讲的重要阵地,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成风化人,深化文明创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乡风文明氛围更加浓厚,汇聚起乡村振兴动能。
灵璧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带动更多的乡土人才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传承好、发展好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让文明乡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吕欢欢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