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2024-08-13 13:15:04 - 新浪新闻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开栏的话:

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小故事里也能感受大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6100万荆楚儿女正信心满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长江两岸、千湖之间,处处是一番改革新景象。长江云新闻推出《改革身边事》专栏,透过一个个群众身边的小故事,感受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力量,展现荆楚大地深化改革的生动探索。

一个10000毫安的充电宝,一次能储存0.037度电,可以充满2部手机。

那一次能存储8000度电的巨型“充电宝”,你见过吗?

在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园区内,一套储能时长达8小时的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在今年初完工投运。这一项目由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巨安储能)开发,据企业创始人及CEO孟锦涛介绍,这套系统能存储8000度电。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这是什么概念?采访时,孟锦涛打了一个简单的比喻:一辆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约为100度,一部智能手机电量约为0.02度。换算下来,这一“充电宝”可一次性充满80台电动汽车、40万台智能手机。

“当然,这是为了便于你们理解。”孟锦涛解释,“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用于电源和电网端的大型设备,当电网需要电能时,我们把电能输入到电网;当电网有多余电时,我们把它存下来。就像给城市做了个巨型‘充电宝’。”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这个充电宝不仅容量大,还能“省钱”。正是因为其在负荷低谷、电价较便宜的时段充电,能给使用企业省去不少电费。孟锦涛给记者算了三笔账:“对于用电企业来说,他们电费差不多可以打八折;对于电网来说,能及时储能去调度;对于政府来说,能吸引更多对电有高质量要求或者高能耗的企业进来。”

“更安全、更经济、更稳定、更可控。”孟锦涛一口气用了4个“更”,“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省钱,这就是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孟锦涛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学生实验室,开始研究全铁液流储能技术。”孟锦涛回忆,“就跟‘配药’一样,上百种化学物质,我们搭配了上千次,终于找到了一种叫TEMPO的有机小分子,很快就有了技术成果。”之后,他放弃了国外百万奖学金的读博机会,决定留在武汉创业。“2020年,我们参加了光谷青桐汇新能源与新材料专场,获得最受投资人青睐奖,当时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2021年8月,孟锦涛拿到了百万种子轮投资,正式成立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其提供孵化服务,及时提供各类政府项目及政策申报信息。“武汉对学子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非常优厚,公司成立初期,我就获评了光谷‘3551’创业人才,公司第一笔资金到账就是人才补助。”孟锦涛说,“后期,在我们有融资需求时,武汉团市委为我们争取了500万‘青创贷’,缓解了项目垫资压力。”

在光电工研院等推荐下,巨安储能凭借硬核技术,赢得了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等多个创新创业大赛奖项,连续完成3轮累计逾数千万元融资,在包括湖北长江电气园区、黄石华创科技园等诸多场景中得到应用验证。“借助武汉市创新创业的平台,帮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订单和创新团队。”孟锦涛说。

据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孵化了包括巨安储能在内20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瞪羚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培育企业总估值超过100亿元。“而像光电工研院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湖北就有477家,居全国第二,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37%上升到65.2%。”

在这样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下,去年7月,巨安储能下线暨并网运行的首台“250kW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已完成3000小时的充放电稳定性认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我们的使命,是找寻未来的‘发条’。”孟锦涛给员工开会时,经常说这句话。

何为“发条”?是源源不断的动能,也是源源不断地突破与创新。

“这个月,我们在中碳登大厦马上就要落地一套‘液流+锂电’混合储能系统。接下来,我们要在混合储能的赛道拼一拼!”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学习笔记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湖北,近5年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37%上升到65.2%。今年5月,湖北出台《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6年)》,项目团队可获得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70%—99%作为现金奖励……这里有多项体制机制改革的“全国首创”,为湖北千千万万的“孟锦涛们”提供了创业的肥沃土壤。

科技创新犹如一场接力赛,如果没有人从实验室“接棒”,科研成果再耀眼也无法成为现实生产力。只有政、产、学、研、用形成合力,才能搭建一座高效的成果转化之桥,让科研成果顺利抵达彼岸、走向市场。

改革身边事|我设计的城市巨型“充电宝”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监制:洪燕

编审:康耀方林如峰

记者:刘蕊俊

美编:蒋艳石璐茜杨紫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