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声气 | 田间到织锦 把云南咖啡“穿”在身上
央广网昆明8月23日消息(记者魏文青赵贝贝)一经一纬人间织,一丝一缕若云霞。佤族女性席地而坐在腰机前,用细棍按压经线,轻挑织孔,梭引纬线穿过织孔,纱线随即在其手间汇聚成“锦”。用于织锦的彩色纱线中夹杂着一些颜色淡雅的灰色纱线,这是以云南咖啡的咖啡渣为材料的环保纱线。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班母村创造性地将咖啡渣巧妙转化为咖啡纱线,使之成为佤族织锦的新颖原料,利用其制作的围巾、西装、围裙、玩偶等产品,成为今年南博会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在开展当日就被预订一空,甚至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客商的青睐。村民岩华一个人卖出了1.6万元的佤族织锦产品,超过了西盟县班母村2022年的人均纯收入。
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班母村的传统产业是甘蔗、稻谷和茶叶,扩大增收的空间不大。要发展、想致富,就只能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2023年6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驻西盟县班母村工作队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发现佤族妇女制作的佤族织锦日用品非常精美,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商品售卖、增收的潜力。作为佤族璀璨文化遗产的瑰宝,佤族织锦技艺在2021年5月荣耀登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年初,陈涛踏上了前往上海国际纱线博览会的求知之旅,江苏、上海的两家企业用咖啡渣为材料制作的环保纱线,瞬间点燃了她的灵感之火。“我们普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之一,那时候我就想到可以用我们云南的咖啡制作织锦纱线。”陈涛说道。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6月中旬,用云南咖啡渣生产的第一批纱线运到了西盟,咖啡纱线被运用到佤族织锦生产中。云南咖啡的余韵转化为佤族织锦独特纤维,使得佤族织锦有了前所未有的新颖元素。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克丽介绍,用咖啡渣制作而成的咖啡纱线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透气、保暖、轻量化等特性,可以广泛运用于服装、鞋子、床上用品、窗帘、抱枕等。
从田间到织锦,每一杯云南咖啡的旅程,从此有了故事与价值。绚丽多姿的纱线不仅编织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图案,更成为佤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技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
“把咖啡穿在身上”赋予了佤族织锦前所未有的新颖元素,也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南博会期间,西盟佤族织锦展位共计现场销售佤族咖啡织锦产品13000多元,接到咖啡织锦订单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