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史|法源寺——唐太宗李世民的伤心处

2023-01-04 17:40:56 - 北京日报

2000年春天,台湾作家李敖在狱中构思的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在京城热卖。有人说,他有意据此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文史|法源寺——唐太宗李世民的伤心处

▲北京法源寺前身为唐代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建成的悯忠寺。此图为悯忠寺复原图,绘制年代不详,由文物鉴定专家傅熹年先生提供

2015年末,田沁鑫据此导演改编的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2016年初,该剧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几轮演出,座无虚席。

其实,李敖并没有到过北京法源寺。他说,小说需要一个空间上的实境。而选择法源寺是因为他的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愿立誓要建的“悯忠寺”。

早先,北京叫幽州。

幽,有偏远僻静的意思。那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在中原,北京地偏东北,但地势特别重要,历来是中原政权抵御西北、扼守东南的军事重镇。

大唐是中国人时常自诩的一个鼎盛王朝,创建这个辉煌时代的圣主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实现跨海东征的夙愿,亲督大军在幽州蓟城东南郊誓师,大饗六军,决心和声势都很大。是年四月一路人马从莱州(山东掖县)登船渡海直抵平壤,主力军由唐王李世民亲自率领走陆路进军辽东。

事态并不像李世民想的那么顺利。唐军一进辽东就遭遇高丽军民的顽强抵抗。他们固守城池,坚壁清野,与唐军僵持四个多月。迫于粮尽天寒,将士伤亡惨重,李世民只得罢兵悻悻而归。

历史上隋炀帝曾三征高丽,唐太宗两征。

《北史高丽列传》:“炀帝嗣位,天下全盛,高昌王、突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元(高丽王高元)入朝。元惧籓礼颇阙。”这就给杨广攻打高丽埋下了伏笔,其实高丽人不是不尊服隋朝,而是高丽王不敢亲自前往隋朝谢罪,怕自己被隋朝扣留治罪。炀帝灭高丽之心,或许早就有了。高丽本来是商朝纣王叔父箕子的封地,汉晋时都是中国郡县。高丽是一个具有极高文明的国家,高丽国都设在汉乐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平壤城与国内城(今属吉林省通化集安)、汉城,并称高丽国的“三京”。此时的高丽人占据辽东大部,高丽主世袭爵为辽东郡公。高丽是辽东的霸主,是实力强大的政权。

辽东之地,周为太师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以高丽抗礼,四夷必当轻汉。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于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

——隋裴世矩、温彦博《通典》

去时春草青青,归来白雪皑皑。回到幽州蓟城当初发兵誓师的旧地,李世民百感交集。他“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为了给亡者荐福,给生者安抚,他下诏“卜斯地建寺为之荐福。”意思是,就在这个誓师东征的场地,建一座寺庙,超度亡魂,结结实实地记住这个教训。

寺还没有建成,李世民就撒手而去了。他的儿子高宗李治即位后,在上元二年(675年)再次颁诏建寺。直到武则天登基,又一次颁诏,寺庙才最后建成。这一年是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一座深悯东征将士忠义的皇家寺院,前前后后经过两帝一后的多次下诏,历时五十一年才建成,内中变故可想而知,让人看到“贞观之治”背后的一面。

寺庙完工了,何以名之呢?则天女皇“深感二帝先志,起是道场,以‘悯忠’为额”。这还真是一个不落俗套、不循旧规、一语破的的好名字。“悯忠”是胜利者志不得抒、横遭意外的悲剧,好比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法源寺从一开头就沉浸在深厚的悲壮气氛中。

悯忠寺宏伟壮观,尤以高大的悯忠阁最为突出。它体现了建造者的初衷,远远望去,有如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屹立在皇天后土之间,格外抢眼醒目。时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的民谚(见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由此,悯忠阁成为北方军事重镇幽州蓟城的一个明显标志。谁又能料到,重镇不防,岔子就出在内部,出在最受皇帝倚重的权臣身上。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年),驻守蓟城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自重,自称“大燕皇帝”,起兵反唐。他效仿太宗、高宗皇帝和武后建造悯忠阁,也在悯忠寺东南隅建造了一座十余丈的高塔,自我标榜,与悯忠高阁争辉,希冀谋反成功,留名千古。谁料安禄山攻破长安后,被他儿子安庆绪杀掉。不久,安庆绪又被他的部将史思明杀掉。至德二年(757年),自以为得势的史思明又在悯忠寺的西南隅建造了一座十丈高塔,取名“无垢净光宝塔”,专请参军张不矜撰文、参军苏灵芝书写。据说,史思明建塔立碑本来是为他的主子安禄山反唐称帝定都幽州祈福的,想投机邀宠。孰料事态突变,安禄山被杀,史思明只好降唐,赶紧找人磨改了刻好的碑文,佯称这塔是为唐肃宗李亨继位建造的。不久,他贼心难改重又叛唐,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落了个和他主子安禄山一样的下场。

北京文史|法源寺——唐太宗李世民的伤心处

“安史之乱”时,悯忠寺一度改名顺天寺。顺天则兴,逆天则亡。安史以逆为顺,错摆自己的位置,终致败亡。

今天,高耸入云的悯忠高阁不见了,阁东西两座十余丈的高塔也不见了。但那“无垢净光宝塔颂”的碑石还在,静静地立在法源寺的悯忠台殿宇中,虽历遭千余年劫难,这刻石却成了“安史之乱”极为难得的物证。

唐武宗李炎继位后,他一反唐初几位皇帝尊崇佛教广修寺院的风尚,痴迷道教,来了个兴道灭佛。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毁坏寺庙,强令僧尼还俗,掀起全国范围的灭佛运动。然而“幽燕八州,唯悯忠独存”。这个额外施恩的原因何在呢?可能是碍着太宗、高宗开创基业悯恤忠义的一腔衷悃吧。

然而,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人算不如天算。唐僖宗李儇中和二年(882年)一把无情大火把规模宏大的悯忠寺烧了个干干净净。直入云霄的悯忠高阁灰飞烟灭,两座十余丈高的木塔不见踪影,地面上空余几撮灰烬,一切人为的“高大”都消失了。

唐末景福(892—893年)年间,幽州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可能有感于人世沧桑、吉凶难测、无以自保,旧地重建寺院时,他在大殿后面又新建了一座宽七间、高三层的观音阁,安放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佛像。景福元年(892年)又把从废塔基中挖掘出来的佛舍利子埋在观音像前。可见寺院的主题已从当年的“悯忠”转向“救苦救难”了,寺中的重点是宏丽的观音阁。

然而,失去的东西总叫人怀念不已,尤其是那个“去天一握”的悯忠阁。昭宗乾宁四年(897年),节度使刘仁恭又重建了悯忠寺的高塔。远远望去,平地上又有了直入青冥的建筑,寺庙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风光。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6年第2期《话说北京法源寺》

作者:杨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