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些生态农场 竟有“十八般武艺”

2024-07-03 13:26:16 - 新浪新闻

如今,让农业种养回归生态属性,已成为我国生态农场绿色发展的共识。

通过电脑控制施肥、浇水,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残次果品就地加工成有机菌肥后再次回田;实施“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放眼海南广袤的山野田洋,生态农场建设方兴未艾,经营者们的种养模式、理念不断更新,出现了一批产地绿色、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的生态农场,为全省加快农业绿色转型、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农场有十八般武艺

什么是生态农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生态农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可以说,绿色循环是生态农场最鲜明的底色。而当走进那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农场,你对它的认知才会更加具象,也对绿色循环农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残次品,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物科技,把凤梨残次品加工成液体有机生物肥,再利用滴灌微喷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精准施肥。不仅节省有机肥成本,而且避免了对残次品的浪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循环,也因此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

海南这些生态农场 竟有“十八般武艺”

“公司成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栽培、绿色循环、土壤养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不仅在行业内率先使用可降解地膜,实现凤梨种植无塑化,还综合利用残次果等农业废弃物,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咏梅说。

同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的,还有海南福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运营的临高县波莲蜜柚生产基地。在这里,蚯蚓成了最勤奋的“园艺工”,基地通过施用蚯蚓种苗,让大量繁殖的蚯蚓帮助中耕、松土、除草、造肥、施肥,使土壤松软、透气,果树根系更加发达。此外,通过人工和机械的方式修剪果树枝条、清除杂草,并经过粉碎、发酵回填至土壤里,用于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

建立智能化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采用灭虫灯、黏虫纸等物理手段处理病虫害……每家生态农场里,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共同支撑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农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既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可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保供给同时又保生态,在源头上降低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末端上高效回收利用农业农村废弃物,实现环境友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压力。

我省生态农场以种植型居多

《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将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区市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生态农场建设,印发了《海南省推进生态农场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组建了省级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生态农业技术、现代先进装备、绿色低碳理念引入农业发展,推行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按照“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证一批”的思路,目前全省已培育12家国家级生态农场、30家省级生态农场,这些农场正示范引领海南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我省的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主要分为种植型、畜禽养殖型、水产养殖型、种养结合型四大类,其中以种植型生态农场居多。“海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热带特色农产品资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正在扎实推进,这些都为生态农场加快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艺师、省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秘书长易伟鹏表示。

海南这些生态农场 竟有“十八般武艺”

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当地农业特色资源密切相关。比如,白沙黎族自治县入选国家级生态农场的3家经营主体,以及五指山市入选省级生态农场的4家经营主体,都以当地茶叶特色种植为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入选省级生态农场的3家经营主体,大多以琼中绿橙为特色种植产业。此外,文昌龙泉文昌鸡实业有限公司依托文昌鸡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建设畜禽养殖型生态农场,海南勤富实业有限公司依托文昌水产养殖传统优势建设水产养殖型生态农场。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农场建设是我省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在本地化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制定、生态农场综合效益评估、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系统总结白沙黎族自治县“两山平台”建设、五指山市水满乡永训村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等成功案例,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也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到2025年培育百家省级生态农场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省将通过科学评价、技术指导、监测服务,着力培育一批设施装备先进、生态技术全面、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生态农场。到2025年,按照农业农村部年度任务指标推荐申报国家级生态农场,着力培育100家左右省级生态农场。

下一步如何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我省已经有了详细谋划,主要包括四项任务——培育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探索生态农业扶持政策、构建生态农业监测体系。

在培育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方面,组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自愿申报,遴选一批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引导入选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推行低碳循环生产,开发生态有机产品,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使其成为落实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排头兵、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头羊、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典型样板。

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方面,鼓励以生态农场为主体,示范推广产地保育、化肥农药减量、田园生态系统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收储运等生态农业技术。健全完善生态农场技术规范,总结提炼典型技术模式与建设经验,让生态农场成为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措施落地的有效载体,引领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以生态农场为重点对象,系统分析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在地力补偿、环境补偿、低碳补偿以及配套扶持等方面,建立生态农业措施补偿清单,探索提出先行先试补偿政策建议,推动形成操作性强、引导作用明显的生态农业扶持政策。加强生态农场跟踪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我省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热带特色农产品资源,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培育生态经营主体,努力打造更多的具有海南自贸港辨识度的生态农场样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省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邢建平表示,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试点示范生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应用,遴选打造一批农业生态产品实践基地,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