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州簪福气 福州“三条簪”妆造火热出圈

2024-09-13 21:15:39 - 福建东南网

来福州簪福气 福州“三条簪”妆造火热出圈

东南网9月13日讯(本网记者陈楠文/图)这些天,福州三坊七巷多了许多头戴福州“三条簪”、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游客在打卡拍照,令人感觉梦回旧时闽都。

记者今日探访三坊七巷,揭开福州“三条簪”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码。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传承。在福州,“三条簪”就是这样独特的存在。作家冰心曾在《故乡的风采》中写到:“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健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

来福州簪福气 福州“三条簪”妆造火热出圈

据介绍,模特头戴的“三条簪”,是从古代福州流行起来的一种发饰。“三条簪”也称“三把刀”,由三根银簪组成,簪的形状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今年6月,“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列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尘封已久的“三条簪”造型得以“重现”。

来自宁德的吴女士正在体验“三条簪”妆造,她告诉记者:“自己实在网上看到的游客打卡照,简直又美又飒,趁着休息就赶来福州体验”。

为了抓住流量密码,福州市文旅局也是发了不少心思。他们发起福州“三条簪”妆造照片及老物件征集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晒出心目中最美的“三条簪”妆造。福州市文旅局还推出“来福州簪福气”2024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活动,将“三条簪”非遗文化与千年坊巷相融合,打造“三条簪”非遗快闪、国潮秀、妆造文化展、非遗妆造体验等,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魅力。

“三条簪”妆造不仅有了活动支撑,福州非遗爱好者林惠姗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描绘“三条簪”的歌曲——《三把刀》。

“《三把刀》歌词灵感来源于民国六年张遵旭《福州与厦门》一书中对三把刀的描述,以及我对三把刀的理解。《三把刀》的曲是通过AI创作的,曲调将中国风和说唱结合,用了琵琶、长笛和古琴等古典民乐,展现‘三条簪’妆造酷飒的特点。”林惠姗说。

来福州簪福气 福州“三条簪”妆造火热出圈

走进福州三坊七巷鄢家花厅,“三条簪”妆造文化展在这里开展。展览设置时空对话、文创空间、福饰新生、妆造体验等四大展区,集中展示“三条簪”老物件、老照片、配饰、服饰、文创产品、改良妆造等,以古韵与新生为主题,让游客全面领略“三条簪”妆造文化魅力。

在时空对话展区,几件百年前的“宝贝”很“圈粉”。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锦华阁、希得老银铺带来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三条簪”老物件实物、银饰品,工艺之精美,令游客大开眼界。

国家三级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展示的“三条簪”,主簪长25.9cm,两支副簪长27.9cm,三支簪面各饰精美的珍珠底缠枝牡丹纹,并落有“聚珍”款识。

“清代聚珍款银饰是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瑰宝,这套‘三条簪’是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聚珍款银制发饰之一。”福建省雨田博物馆馆长何女士说,过去,“三条簪”体现了福州妇女爱国爱家的精神。现在,它展现了一种复古的国潮元素,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观,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当不同的非遗进行创新融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文创空间展区,银簪、木雕簪、牛角簪、大漆簪等,各式各样材质的福州“三条簪”文创,以其新颖独特的设计,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福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中秋假期福州特别推出这次“三条簪”文化活动,将为游客提供非遗妆造服务,每天推出限定优惠打卡名额。从9月14日至10月7日,在三坊七巷、上下杭、南公河口、朱紫坊、梁厝等街区开展国潮秀快闪,邀请游客体验“三条簪”妆造,近距离感受闽都国潮之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