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2024-01-24 16:54:17 - 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3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到沿着长江、黄河、长城进行深度调研;从巴以冲突的现场到进入刚刚发生政变的非洲国家;从北极圈里“冰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项目到大湾区热火朝天的基建工程;从神舟飞船的发射、回收到“中国天眼”的成果爆发和运行维护;从京津冀严重水害到积石山地震灾区的生命救援;从世锦赛、亚运会、大运会的国际赛场到“村超”、“村BA”这样的乡土赛事;从接力守护烈士英灵半个多世纪的父与子到为残障儿童免费送教上门的乡村教师父女……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4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3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前言

这是一条完全建成后全程长达10065公里的公路,也是中国里程最长、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她就是219国道。

她从新疆喀纳斯出发,穿越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热带雨林,在位于广西东兴的终点直抵蔚蓝大海,几十个民族沿路而居。

对于这条公路的憧憬与好奇如“至尊魔戒”一般“蛊惑”着我们这些摄影记者,经过大半年的筹划,在2023年3月29日,我和同伴终于踏上了这趟深度调研的旅途,4个月,车程超过4万里。

对于报道者而言,沿路的民族风情和壮美风光足以让我们赞叹,但我们更在意的是这条路与新时代中国血脉相通的精神内核。

海拔5000米的国门上的凛冽寒风,萨嘎县昌果乡护边联防队在海拔5300米的清澈歌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雾雨重重,亚洲象和白头叶猴的神秘行踪……我们克服低温、高海拔引起的高原反应、感冒发烧和湿疹、过敏等危险情况,记录下那些感人细节、动人故事。

那些故事就是散落在219国道沿线的“珍珠”,而219国道已经化身为一根美丽的丝线。我们以路为线,通过行进式的报道不断将守边戍边、“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这些晶莹闪烁的新时代中国好故事串在一起,编织出一条绚烂夺目的珍珠项链。

国道之行,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我们记录了哪些故事,我们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请先通过视频听听我同伴们的讲述↓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02:21

村镇脸庞

■苏卡

清晨的禾木村宁静得像一幅油画,袅袅炊烟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天刚刚亮,苏卡就召集村里的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们骑着马,沿着马道开始上山。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卡对于禾木村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不论是马队、民宿,还是村里的卫生环境,苏卡都打算在2023年改造升级一番。行走于积雪中,马蹄声并不清脆,但是很有节奏,苏卡和队员们策马到达高点,俯瞰整个村庄,无比自豪。如今的禾木村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和开拓新兴产业,已经成为G219国道起点的喀纳斯景区内一个天下闻名的山村。“包括我在内,我们这里的每一个村民,都是这片‘人间仙境’的守护者,我要把这片土地守护好!”苏卡说,“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图瓦人,这片土地就像我的母亲。”

夕阳西下,结束了对苏卡一天的拍摄,我们打算继续拍摄夕阳下的禾木村。最佳的拍摄地点在不远处几十米高的雪坡上,积雪非常深,我们的小腿以下都没在雪里,鞋和裤子都湿透了。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咬着牙往上爬,当我们挣扎到半山腰的时候,抬头一看,和我们一起出发的同事费茂华已经选好了点位开始拍摄了。原来他早有准备,一双简易的雪爪穿在鞋上,在雪坡上也是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天色渐晚,我们在吃晚饭的时候又碰到了苏卡,他和村民们一边吃晚饭一边商量着事情。苏卡的老婆和两个女儿都在200多公里外的阿勒泰,苏卡和家里人一年也见不了几次。

或许,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次意气风发的驰骋,都有着像苏卡这样奔忙的身影,以及这个身影后面更多默默奉献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必将胜利的原因。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玉麦乡的雨仿佛就不曾停过,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卓嘎正在牧场的小屋里制作酥油,她的右手拇指和常人不太一样,第一个指节与拇指的末端几乎形成了90度的外翻。“上山的时候石头砸到手上了,这个地方骨折了,其实后来听医生说,如果当时把这里固定一下,就能长好。”卓嘎一边干着活一边和我们说,那时候玉麦没有公路通到山外,而且一年有6个月大雪封山,她的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长成了现在这样。

卓嘎妹妹央宗的家在高一些的地方,当我们来到央宗家里的时候,央宗正在挤牛奶。姐妹俩知道我们是新华社的记者,都是一边劳作一边和我们聊天,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早在1979年,正在山南采访当地一个物资交流会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群桑,偶遇了正在售卖特产的卓嘎,由此开始了新华社对桑杰曲巴、卓嘎和央宗父女三人命运以及玉麦乡发展变化40多年的关注和追踪报道。1997年9月,新华社西藏分社的摄影记者索朗罗布作为第一个到达玉麦乡的摄影记者,还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玉麦的样子。

桑杰曲巴老人已经过世,但是父女三个人组成小家牢牢地守在祖国边境线上的故事广为流传。“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八个红色的大字就立在位于中印边境的玉麦乡最显眼的地方。

我们的同事晋美多吉曾多次来到玉麦乡采访,每次去都感觉玉麦乡的变化特别大,2009年的时候玉麦乡只有几十户人,当时他们的小水电站已经不堪重负,所以政府给他们新建了一个水电站,让新搬进来的十几户人家能够用上电。如今,玉麦乡已经变成住有67户200多人的美丽家园,轻钢龙骨架构民居及排水、通讯、学校、中心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同时通电和通路的问题也都已解决。

桑杰曲巴老人的外孙索朗顿珠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对我们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9岁,当时不知道西瓜是啥。有一次在山上放牧的时候,巡逻的解放军给了我一块西瓜,我不知道怎么吃,直接连着皮啃着吃。现在我的小孩,才3岁,他什么都知道,而且,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了。”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7点40分左右,D877次列车已经停在站台上,乘客们开始陆续登车,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列车员依波逢站在站台,热情地招呼着乘客。

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是实现“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纽带。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让中老铁路完全发挥出跨境铁路客货运输效应,为“一带一路”建设谱写了新的乐章。

12点27分,D887次列车抵达出境前的最后一个车站:磨憨站。按照工作安排,依波逢在此下车,由同事接替她完成老挝境内的工作。依波逢正好利用一天多的工作空档,去看看两个多月没见的外公外婆。

从依波逢在昆明的住所一路跟拍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她的外婆家,我们发现和依波逢在工作岗位上穿着精致的列车员制服、严谨专业的形象不同,回到家里的她在外公外婆面前,瞬间变回了那个被全家人宠爱的小姑娘。她陪着外婆织布,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外婆给她做的每道菜,这种反差感让我们想到了不少新时代的青年,在家里只是一个孩子,但是当他回到工作岗位上,会立即整装待发、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社会责任,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我们安排依波逢与她的外公外婆坐在一起接受采访,依波逢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走出家乡的奋斗故事,表达着中老铁路的开通为故乡人们带来的喜悦,描绘着将来要带着外公外婆乘坐火车甚至飞机去外地旅行的计划,在畅想和憧憬中,依波逢看着日渐衰老的外公外婆,不由得情绪失控一度落泪。临走之时,两位老人变戏法一般拿出了几个大袋子,里面塞满了依波逢爱吃的水果。

依波逢动情地对我们说,幸亏有了中老铁路,将自己梦想的远方与故乡的亲人连在了一起,自己有空了就可以回家陪陪家人。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从那坡县城到上保屯开车要走很多弯弯绕绕的盘山水泥路,我们到来到吴世荣家的时候,他正在把放在阳台晾晒的玉米装袋搬到楼下——这些玉米不再是餐桌上的食物,而是专门给牛、鸡、鸭的饲料。吴世荣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屯里开了一家杂货铺,自己则在附近打工,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看到我们的同事张爱林,吴世荣觉得无比亲切,赶紧杀鸡宰鸭,还炖了一块肉,留我们在他家吃午饭。很难想象,在张爱林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吴世荣的生活就是在放牛,也因此他10岁才上小学,后来吴世荣也早早放弃学业,开始打工挣钱,而那个时候他的家里基本上吃不到肉。

当年,张爱林冒着雨爬山爬了近3个小时,穿越湿滑泥泞的羊肠小道,才到达上保屯和水弄屯,拍下了吴世荣小时候在放牛的照片,那也是吴世荣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当时的贫穷落后让他震惊,村民们住在没有墙的茅草屋,很多小孩子没有裤子穿只能光着屁股,通过张爱林的报道,这里的情况受到了重视,于是广西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张爱林十几年的照片见证了这里翻天地的变化:从茅草房到楼房,村民从贫困迈向小康……

通过打工挣钱以及养牛、鸡、鸭等的收入,吴世荣家的房子在几年之间,从一层平房不断“长高”,现在已有两层半。看着马上就要上小学的大女儿在玉米堆上玩耍,吴世荣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她能上到几年级我都支持,如果能上到大学更好,我更开心。”

茅草屋的生活已成往事,但那段艰难的岁月成为鞭策他们不断努力前行、奔向梦想的动力。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山河生灵

■珠峰

国道之行,我们穿越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热带雨林,奔向蔚蓝大海,一路变换的地貌和景色令人激动不已,在乘车行进的途中,大家都会把“家伙事儿”放在触手可及的角落,以便随时拿出来,合奏一曲“快门交响乐”。自然风光的拍摄与人物故事拍摄不同,不可控的因素更多,所以我们一路上只能“用尽努力智慧,等待命运垂青”。

靠着坐在副驾驶座位的便利,同事费茂华经常趁后排座位上的人疲倦昏睡之时,用手机开始记录前方的景色,拍摄的林林总总最后汇集成了《在新疆开车为什么需要行车记录仪》和《西藏归来不看云!》两篇稿件,当然,坐在副驾驶座位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我们行进到林芝段时,山路上掉落了一个在司机盲区的大石块,幸好费茂华先看到了情况大喝一声,才最终让一车人有惊无险。

要说一路上运气极佳的时刻,当属我们在落日时分来到珠穆朗玛峰脚下,记录下了世界之巅的“日照金山”壮美场景。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屹立于青藏高原,珠峰地区气候复杂,景色瞬息万变。我们行进到距离珠峰游客大本营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加乌拉山口时,远远望去只见珠峰附近云雾缭绕,丝毫不见珠峰真面目,而当我们收拾好了摄影器材在日落前赶到珠峰脚下时,已然云开雾散,在纯净的天空背景下,珠峰就屹立在落日的余晖中,报道组成员兴奋地各自找位置开始拍摄,最终我们的“珠峰夕照”选题圆满落地。

因为在扎西宗乡还有一个报道,我们在珠峰脚下停留了三个晚上,但是后面几天每到日落时分,只见厚厚的云层,再也不见夕照下的珠峰。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深度巡护之路,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百倍:雨林中没有路,各种植物密密麻麻、盘根错节。负责开路的巡护队员欧学军手持大砍刀,硬是从密林中砍出一条勉强容人穿过的小径。

这就是素有“生命避难所”“世界物种基因库”等美誉的高黎贡山,雨林中的地面完全被腐烂的树叶、藤蔓、野草覆盖,松软,湿滑,踩上去很柔软,但是每一步都要付出更多体力;有时小路挨着陡坡,宽度只能放下一只脚,坡下就是波涛汹涌的河水,必须把重心贴在靠内的一侧,才能勉强通过;有的树木看上去粗壮,想要借力却脆生生地断了,原来里面已经完全腐朽;正值雨季,古炭河的支流水流湍急,蹚河而过时必须几个人手拉着手,才能避免被河水冲走,河水冰冷刺骨,更让人痛苦不堪的是过河之后,鞋里全是水,走路更加困难;更有角度接近90度的悬崖,只能紧紧抓住裸露的树根并且依靠队友的帮助才能平安通过……

一行12人,每3名巡护队员保障1名记者的安全,因为本人体重超过了200斤,巡护队员还做了一个预案,如果我走不了山路就在丛林中就地取材做一个草垫子把我拖出来,这个方法巡护队员早些时候在一个进山采访的记者身上实践过,据说效果还不错。

快9点了,天已完全黑了,浑身湿透、极度疲惫且饥肠辘辘的我们使劲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饭菜香味。

突然,两团黑影从篝火上空掠过,停在宿营地旁的大树上。“飞鼠!”一名护林员叫起来,冲出帐篷。

只见一只小猫大小的动物正紧紧抓住一根离地20米左右的树枝向下张望,两只眼睛在夜色中仿佛小灯泡一样闪闪发光。

“这是云南大鼯鼠,我们平时就叫它‘飞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的工作人员何贵品对我们说,“它最喜欢烟火味,是咱们的篝火把它引来的。”飞鼠并不只是一只,它们在我们帐篷附近的树上飞来飞去。

夜里下起了大雨,雨点砸在帐篷上的声音让我们迅速入眠,也正是这场雨,让其他的小动物没有再来“夜访”。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云南关注度最高的动物里,亚洲象肯定榜上有名,这次国道之行,让我们有了一次近距离拍摄野象的机会。

刁发兴是普洱市江城县亚洲象监测队队长,刚一见面,他就拿出了二维码让我们下载他们最新的“亚洲象预警”APP,这款软件可以精准定位,查看野象与你的距离,监测队员们通过软件及时向村民通报野象踪迹。报道组的同事曾经做过亚洲象监测员的报道,看着新款软件界面上的大象图标,大家不禁感叹现在不但监测设备已经升级换代,监测员这个群体的专业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开车进村寻象,很快就有了收获,站在路边,只见不远处的农田里,一只野象正在大快朵颐,大家赶紧拿出长焦镜头和无人机开始拍摄,以野象在农田里吃庄稼为背景的视频采访机位也架了起来,村干部无奈地笑笑,给我们讲起当地野生动物毁坏村民庄稼后赔偿的具体措施。

下午3点多,大象躲进山林中休息,刁发兴和队友才拿出放在车上的厨具和食材开始做饭。他们刚吃完饭,大象醒了,其中一头跑到山林边茶园里一棵芒果树旁取食芒果。“你吃就吃,别毁了那棵树啊!”刁发兴看着大象在摇树,双手插在腰间嘴里嘟囔着,“这棵树是我老婆10年前种的!”不一会儿,大象吃完芒果,甩着尾巴回到山林中去了。

如今,象群所到之处,百姓悄然避让。对象群踩踏作物、偷吃玉米、破坏房屋等行为,亲历的村民保持了极大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在云南江城,这样的美好画卷已经持续了12年。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清晨6点,天还没完全亮,在广西崇左市罗白乡的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的核心区,一群白头叶猴在洞口互相梳理毛发,然后排着队上厕所,随着太阳升起,猴子们在悬崖峭壁间荡来荡去,开始慢慢下山觅食,头顶一撮白毛的白头叶猴绰号“石山精灵”,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稀少,主要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左江和明江之间约2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石山地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作息时间调整到和白头叶猴一致,我们在山脚下的树林里蹲守到了猴子们从我们头顶“嗖嗖”飞过的景象。距离能有多近呢?可能也就二三十厘米,猴王还调皮地在我的手上尿了一下,可能是在标记它的领地。

20世纪50年代,由于毁林开荒、非法盗猎等原因,白头叶猴栖息地不断萎缩,到80年代初,种群数量一度锐减至300多只。数据显示,经过多方努力,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现已增加到约1400只。

我们的同事周华拍摄白头叶猴已有多年,曾经的白头叶猴胆子都比较小,离人比较远,只能用长焦镜头拍摄,但是这次,用运动相机和手机就能清晰地拍到它们的影像,人与猴子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猴群内部有着它们的生存法则,两天的跟拍让我们看到了健壮机敏的新猴王、招兵买马想要东山再起的老猴王、竭力保护幼崽不被新猴王杀害的母猴、以及毛发尚未变色的金色幼崽。猴子们生活的地方不是山崖就是丛林,蚊虫叮咬成了拍摄中的一大难题,加之当地气候多变,一会儿烈日当头一会儿又是细雨绵绵,大家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同事费茂华的衣服脱下来用力一拧就能拧出好多水,一天之内,需要拧好几次。

如此艰苦的条件,却有一群巡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在不间断地对白头叶猴进行监测和保护,笑看“石山精灵”翩翩起舞。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文化边疆

■仁增旺扎

沿着陡峭的台阶爬了10分钟,我们终于见到了仁增旺扎老人,老人已经75岁了。仁增旺扎的家在东嘎村,旁边皮央石窟群所在的小山有400多级台阶,老人每天拄着拐棍,沿着陡峭的台阶,颤颤巍巍、一步一步,上来要走将近30分钟。

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1992年5月,西藏文物考察队来到札达,在牧羊女的带领下,几位考古学者爬上布满蜂巢般洞穴的土林山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尘封的佛教艺术世界。

当我们走进石窟亲眼看到色彩艳丽、绘制精美的千年壁画,不由得惊叹到瞳孔都在放大,想必当年的几位考古学家也是同样的心情。洞窟不大,墙壁上全是壁画:有异域人物、图案和造型,还有狮子、孔雀、大象等动物画像,壁画构图严谨、造型独特、形象逼真。

游客参观时,仁增旺扎老人在打开洞窟为游客讲解的同时,会提醒游客不要触碰壁画和文物。除了免费讲解,老人每天都要上山好几趟,负责打扫卫生,检查古建筑及洞窟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险情。这么多年下来,老人走完了遍布山体四周的近千个洞窟,还自学了普通话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仁增旺扎的坚守和传承让我们想到了新疆阿合奇46岁的《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不都别克·俄斯坎以及广西东兴的京族博物馆馆长、独弦琴传承人苏海珍,他们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如此质朴和纯粹,唯有热爱和信念,才能让文化之火代代相传,久久不灭。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红其拉甫口岸,驻地平均海拔47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守卫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

车子像开到了无人区一样,窗外只有无尽的白色,这里是帕米尔高原,万山之祖,酷寒之地。当我们到达边防连驻地的时候,高原反应随之而来,心跳加速、头痛、失眠......大家只能将一切动作放慢,稍作缓解,雪山之下,边防连将士们的训练却没有丝毫的松懈。

海拔高、风大对于星轨拍摄是不错的条件,我和同事赵戈当晚就趁着兴奋劲儿去架设拍摄器材。凌晨三点多,抬头就能看到璀璨的星空,最佳的拍摄位置需要攀登100多级台阶到达一个山丘上,夜里寒风刺骨,每走一步都是对意志力的考验,而坚守在这里的战士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此种考验。

第二天是刚刚入伍的新兵高光辉跟随老班长周林平去红其拉甫国门及附近的一个点位巡逻的日子,在中巴7号界碑前,周林平特意让高光辉和他一起为界碑描红。

“作为一名刚入伍的新兵,能来到红其拉甫边防连,是无上光荣的。我们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你来到这个连队,一定要继续发扬我们‘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的红其拉甫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训练,将红其拉甫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周林平一边描红一边对高光辉说。

“是!班长,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其拉甫人,定不负祖国对我的期望。”

周林平和高光辉,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和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就像是一根链条上的两个铁环紧紧地扣在一起,无数个这样的铁环,最终组成了我们守护国门、守护边关的钢铁长城。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石角

在昌果乡护边联防队队员的心目中,队长石角的威望很高,从他一个人到103个人——在27年的时间里,一支由普通牧民组成的护边联防队在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让国旗飘扬在国境线的每个角落。

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虽然已是初夏时节,但依然寒风刺骨。我们跟着石角以及队员们来到了中尼边境,在我们看来有八九级的狂风对联防队队员们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高原上的大风不但让人感觉寒冷,也仿佛吹散了本就稀薄的空气,让呼吸更加困难。寒风中,一排摩托车整齐地停放着,每辆摩托车后面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鲜艳的国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2006年,因为工作积极、踏实肯干,石角被推荐成为护边联防队队长。他说:“我没什么文化,但我相信,只有自己做好巡边护边这件事,一心一意守好国家的边境,这样大家才会有幸福平安的生活。”

因为工作顾不上家,石角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妻子对他说:“你为国家守边巡逻,就是保护我和孩子。”“没有国,哪有家?”石角说,有了家庭的支持,守边就更有动力了。

在石角和队员们的带动下,参加护边联防队被当地牧民视为一种荣誉和梦想。

护边联防队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后,有企业主动联系我们,说看了他们的故事之后备受感动和鼓舞,正好本身就是从事摩托车头盔生产的企业,要联系到石角队长,向他们捐赠一批摩托车头盔。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对于生活在边境的牧民来说,家与国从来都是无法分割的概念,对故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早已牢铸在他们心中,不可磨灭。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1997年,在禁毒烈士尹铭志的葬礼上,所在部队的领导问他的父母,家里是否有什么困难,尹铭志的父亲说:“家里没有什么困难,就是希望老三尹铭燕能够接过哥哥的钢枪,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次年,尹铭燕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也成为德宏公安边防支队的一名战士。新兵训练结束后,尹铭燕申请到禁毒一线,成为和哥哥一样的禁毒战士。从事禁毒工作至今,尹铭燕先后参与侦破各类毒品案件1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230余人,查获毒品400余公斤,获得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边防优秀女警官”等荣誉。

拍摄尹铭燕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她至今仍在禁毒一线工作,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开尹铭燕的面部完成拍摄。一组图片故事,一条视频,主人公完全不露脸,在镜头语言上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通过虚焦拍摄影子,拍摄倒影等方式完成摄制任务,尤其是在视频稿件中,对所有的画面都做了技术处理,并对采访的同期声做了多次变声、变调和变速处理,力求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禁毒战士。

在抓捕嫌疑人时跃入深沟的毫不犹豫,在回忆牺牲战友时的哽咽,在看烈士哥哥照片时眼神中的坚定,尹铭燕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搏斗、爆炸、卧底、受伤、牺牲……这是尹铭燕和战友们选择的人生,他们的选择和浴血拼搏,让更多的人能够选择平静美好的人生。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219国道的故事暂时就讲到这里了,我们期待接下来用镜头讲述更多精彩的国道故事。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2023,行万里路,从雪山奔向大海

策划:兰红光

统筹:鱼澜、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杨植森

编辑:徐金泉、刘金海、尹栋逊、郝建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