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只北京雨燕接受例行“体检”

2024-06-05 08:56:07 - 北京日报

120余只北京雨燕接受例行“体检”

6月1日凌晨2点,北京雨燕环志工作在颐和园廓如亭景区进行,120余只北京雨燕接受了例行体检。其中,37只雨燕首次佩戴环志,有16只雨燕佩戴了卫星追踪器。此次还监测到有3只雨燕是2014年首次佩戴环志,时间达到10年,说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种群总体良好。

雨燕环志自6月1日凌晨2点启动,专家和志愿者配合完成捕捉、测量、环志和放飞4个步骤。在环志和体检现场,记者看到雨燕环志分为捕捉、管理、环志、采样等6个工作组,专家们认真检查雨燕佩戴的脚环记录、为未佩戴脚环的雨燕配置新的脚环。志愿者们使用弹簧秤给雨燕称体重,用游标卡尺测喙长和头喙长、跗跖长,使用钢板尺测体长、翅长和尾长,记录员记录相应的数据。志愿者们还不断安抚雨燕,保证体检过程顺利。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副主任田恒玖介绍:“此次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回捕的雨燕回收率较高,达到了约70%;二是今年16只‘身强体壮’的雨燕在体检后被各自佩戴上一枚卫星接收器,接收器将更加精确追踪到雨燕的迁徙路径和活动范围,这些数据用以记录雨燕的生存状态,也为雨燕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大了样品的采样力度,包括雨燕粪便的采集,以及血液的采集量,这样我们回去能够进行更科学化、精细化的分析,对北京雨燕的生理、生活的习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鸟类环志是一种根据标记个体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特别是鸟类运动的研究方法,即在鸟类集中的地点(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中途停歇地)捕捉鸟类,将带有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固定在鸟的小腿或跗蹠上,然后在原地放飞,以便在其他地点再次进行捕捉或观察。

据介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颐和园在廓如亭首次开展雨燕环志工作以来,这项工作至今已开展20余年。今年颐和园再次与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观鸟会联手,利用雨燕环志的契机,通过普及北京雨燕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知识,拓宽公众野生鸟类保护视野。

与此同时,在廓如亭外围,颐和园科普讲师为游客带来了6组雨燕科普展板和北京雨燕模型,现场为游客讲解北京雨燕知识,发放鸟类科普折页。颐和园科普讲师张传辉向游客介绍:“鸟类环志是现行世界公认的,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生活习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正是通过鸟类的环志与定位手段配合,北京雨燕的行踪才得以被清晰地记录下来。”据了解,颐和园雨燕科普互动“我和燕子握握手”已经在生物多样性宣传日等科普活动上与游客见面。进入暑期,颐和园“少年科普路——廓如亭北京雨燕站”也持续在重大节假日启动公益讲解。

颐和园宣教中心科普班班长舒乃光介绍:“雨燕在颐和园繁衍期间,我和班组同事将持续开始雨燕科普宣教活动,为市民游客认识、了解北京雨燕,积极宣传雨燕保护知识做好传播。”

“听科普老师讲解之后再观察雨燕,更加真真切切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北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个‘永不落地的鸟’真是我们北京城的‘精灵’。”游客何女士说道。

颐和园宣教科副主任吉敏介绍,作为北京雨燕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颐和园持续加强北京雨燕生态保护,在廓如亭、景明楼等北京雨燕较为集中的区域加强人员巡逻,对廓如亭区域实施封闭管理,通过降低噪音干扰,为雨燕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雨燕的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北京地区的雨燕资源。(记者景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