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2024-12-15 11:18:05 - 红网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莫楚宁长沙报道

湖南是一方红色的热土,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革命先烈,他们的故事在三湘大地传颂,形成了丰饶的红色资源。

怎样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湖南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微短剧大赛作解。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一等奖作品《一担皮箩》。

历史的回响成就新时代的共鸣

12月12日,2024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通道转兵纪念地开幕,开幕式上没有传统的文艺演出环节,而是以湖南省首届红色微短剧大赛获奖作品展演替代。展演过程中,不少观众被一个个红色故事打动落泪。

作为2024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的重要创新配套活动,本次大赛以“潇湘红色故事汇薪火闪耀新征程”为主题,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

“首届红色微短剧大赛演绎红色经典、书写红色榜样、向世界讲好新征程路上的红色故事。”开幕式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介绍。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一等奖作品《雪域丰碑》。

要在八分钟内讲好一个红色故事、打动观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赛不仅是对红色故事的新讲述,也体现了新时代的传承者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主题红、故事真。红色故事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一等奖作品《一担皮箩》中,守着红军哥哥留下的皮箩八十多年的侗族少年杨昌彬,如今已白发苍苍,仍生活在故事发生的地方;二等奖作品《马桑树下的守望》里,跟随堂兄贺龙将军搞革命的烈士贺锦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其妻子戴桂香忠贞不渝的等待,都有史料记载。

形式创新、情节完整。获得三等奖的《何以一师》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结合当下正流行的“穿越”主题,呈现红色精神内核;《战火里的婚礼》演绎了一队革命伉俪从相知、相爱、分离再到重逢的完整经历,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有湖湘特色、和时代共鸣。一等奖作品《雪域丰碑》中,耒阳籍开国中将谭冠三家中两代人在西藏屯垦开荒的经历,和现在一批批援藏队的工作遥相呼应,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二等奖作品《蔡长姑》融入了现代荆河小戏,以铿锵有力的唱段,凸显巾帼英雄为革命不畏牺牲的胆魄。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马桑树下的守望》剧照。

成为回望红色历史的一扇窗

本次大赛参赛剧目主创团队成员以80、90后居多,大部分不是专业演员。为了更好理解剧目背后的真实故事并将之演绎出来,让观众沉浸其中,各个团队都下了很多功夫。

“史料记载往往不那么详尽,要怎么设计剧情、对话,让情节有起伏、人物更生动,这些都需要一点点打磨。直到上台前,我们都在钻研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力求呈现得更好。”《一担皮箩》主创、通道县文旅广体局文艺股股长石小玉说。

剧中,当受伤的红军邱显达来到侗族村寨时,村民们没有第一时间根据衣着判断出他的身份,那是因为当时侗家老百姓普遍没有见过真正的红军,大都是口耳相传。类似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在微短剧创作过程中,那些在文字记载之外的部分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在《马桑树下的守望》中饰演老年戴桂香的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展览馆讲解员李霞曾专门前往桑植,在戴桂香晚年生活的敬老院,找到曾与她一同生活过的老人了解真实的她,深刻感受到《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她从青年唱到老年的桑植民歌背后蕴藏的深情,从而在剧中才能以情动人。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谭冠三将军长子谭戎生和《雪域丰碑》主创团队合影。

故事足够动人,除了能让观众动容,更要令亲历者肯定。耒阳市文化馆馆长段媛洁告诉记者,谭冠三将军长子谭戎生此前现场观看《雪域丰碑》剧目演出时激动落泪,感叹很好地还原了真实的情境。活动结束后,听说演员想和他合影,他赶了过来,拥抱饰演他妈妈的演员,并泪眼朦胧地叫了声“妈妈”。

“滋养一代代建设者的‘老西藏精神丰碑’在高原熠熠生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段媛洁说。

一场红色微短剧大赛 看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

成为旅途之中难忘的一抹红

湖南是伟人故里、革命圣地,是全国开展红色旅游的重点省份。通过和微短剧这一创新形式的结合,本次大赛在答好红色旅游两道“融合命题”上引发了新的思考。

将微短剧同红色旅游相结合,不仅能令游客更直观、更沉浸地认识革命历史,更有益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助力盘活红色资源。

大赛吸引了全省14个市州,报送单位包含文旅主管部门、红色旅游景点、纪念场馆、高校、文化文艺场馆、歌舞剧团、检察院以及个人等。

其中,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展览馆2025年计划打造“沉浸式宣讲”,在游客参观过程中,演绎一个个还原历史情节的微短剧,还将用AI来还原革命先辈形象。

通道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则考虑邀请红色研学团队的学生体验红色微短剧的演绎,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为旅途赋予更为长远的意义。

“微短剧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喊口号,而用故事情节、对手戏把红色故事呈现出来。”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志初说。

一部优秀的红色微短剧,在构思、完善剧本阶段,就是对红色文化、革命历史的进一步挖掘;演绎、传播阶段,则是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推波助澜;后续的深思考、再创作阶段,更是对“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创新诠释。

以赛事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舞台下、屏幕前的观众,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传承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