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丨特区政府多重视青年诉求,助力其成为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的重要力量

2022-06-15 11:01:55 - 中国网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丨特区政府多重视青年诉求,助力其成为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的重要力量

中国网6月15日讯(记者彭瑶)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近年来,随着良政善治新局开启,香港青年群体迎来更稳定的成长环境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政协青年联会常务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陈志豪日前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香港青年事业发展机会增多。新一届特区政府需要提供更开放和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帮助香港青年实现抱负,使其成为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的重要力量。

政策红利加持香港青年学习就业机会增加

据广东省政府4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2017年增加8家。广东省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23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达3400余人。

陈志豪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了粤港澳地区的一体化,为香港青年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过去几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广东省政府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多项政策措施,为香港青年在广东就业、创业、学习及生活提供便利。如香港律师可通过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获得在广东九市的执业资格;香港特区政府早前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帮助香港青年跨越深圳河到广东就业。

“我有青年朋友借‘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进入内地互联网科创企业,这份工作履历让他比其他香港青年更具优势,不但熟悉内地科创企业发展状况及相关法规,还在内地拓展了人脉,提高了普通话水平。”陈志豪相信,香港青年如能珍惜中央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其带来的机遇,善用大湾区资源,必能为个人事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系列惠港政策的出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香港青年选择报考内地高等院校,香港青年在内地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陈志豪身边就有不少青年朋友选择到深圳市和广州市创业就业。据他了解,深圳前海创业环境很好,当地政府为香港青年设立了创新创业基地,让有志创业的香港青年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分享经验,并为他们了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辅导,协助项目落地。广州也吸引了不少香港青年求学和创业。例如广州的暨南大学及中山大学,就有数以千计的香港学生就读。学习期间,香港学生更有到内地各城市交流及在不同国企实习的机会,不但实习种类较多,体验也会更独特。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丨特区政府多重视青年诉求,助力其成为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的重要力量

2021年9月2日,在广东江门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罗伟特、谭慧敏、梁立锋(从左至右)在鱼菜共生生产基地查看养殖鱼类生长情况。2016年,这三位来自香港的“90后”青年扎根农村做研究,攻克了多项农业技术难关,申请了近10项国家专利。新华社记者邓华摄/新华社图片库(资料图)

香港青年要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为建设香港发挥独特作用 

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指出,要“增加青年上流机会”,更多关注青年发展问题。

“香港青年重视个人能力提升及前途发展。”陈志豪表示,让青年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对于保持社会活力和创新性,增加香港青年社会归属感有重要作用。但这绝不是喊喊口号或仅靠单一政策措施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各环节的改革,使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及社会发展大局中。

陈志豪认为,香港特区政府需要提供更优质及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竞争力,同时,针对青年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如提供更多创业贷款、优惠税率等。更重要的是,香港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更多元,社会繁荣稳定,青年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香港必须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展作出新贡献,这是香港的机遇,也是香港的出路。”陈志豪期待,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能更重视青年诉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供更开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帮助青年实践抱负。

另一方面,香港的优势在于“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香港的机遇在于“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香港青年要发挥独特作用,就必须有国际视野,具备沟通中外的能力,爱国爱港,熟悉国情,掌握符合其志趣与能力的专业技能。“成功从来不是轻松的,青年人必须有自强不息的决心,对社会要有抱负,对个人前途要怀有梦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要有担当。”陈志豪希望,香港青年能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领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声明:本稿标注为“新华社图片库”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