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史话|一亩泉与小龙河

2022-08-15 10:24:35 - 北京日报

您知道一亩泉与小龙河吗?今天小亦为大家讲述南海子史话——一亩泉与小龙河,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海子史话|一亩泉与小龙河

在南海子西北部,有一汪水泉名一亩泉,别看面积仅有一亩地大小,流出的泉水几乎滋润了多半个南海子(“大亩许,虽旱不竭”《北平史表长编》)。一亩泉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这里土地肥沃,男耕女织,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一位王老汉,养了一头力大无比的牛,别人家的牛一天耕地十来亩,王老汉的牛能耕地上百亩。耕完自家的地,还帮助街坊邻居耕地,成了全村的一头宝牛。宝牛力气大、干活多,必然吃得多喝得多。王老汉觉得实在养不起它,就打算把牛卖了。这个想法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对,大家同意由全村人共同喂养这头牛。

一年夏天,连降暴雨,泛滥成灾。眼看庄稼泡在地里,村民们急得直跺脚,以为要颗粒无收了。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那头宝牛从牛圈里跑了出来,直奔庄稼地,低头喝起水来,从早一直喝到晚。说来也怪,庄稼地里的水被宝牛喝得只剩脚下的一亩地了。正当大家惊叹之时,忽然看到宝牛逐渐沉陷到地下,就在牛头快要陷进去的一刹那,从牛嘴里吐出二尺多高的水柱。就这样,宝牛不见了,而水柱却经久不息地往上喷涌,形成了涌泉。从此,人们就称之为“吞牛泉”。又因为该泉仅占地一亩左右,所以又被称之为“一亩泉”。由一亩泉流淌出来的一条小河,从西北向东南奔流,弯弯曲曲就像一条小龙,因此被称为小龙河了。

这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其实,一亩泉等南海子水系的形成,是因为受永定河几千年以来的影响,在南海子地域形成了一处处的涌泉,组成了南北两大泉水系,南系以团泊为主泉,有九十四处;北系以一亩泉为主泉,有二十三处。(“近经细勘,则团河之泉可指数者九十有四,一亩泉亦有二十三泉。”乾隆御制《海子行》诗注)

一亩泉位于新衙门行宫北侧,即现在的任家庄附近。泉水形成的小龙河顺着地势分为两支,一支为小龙河主河,从旧衙门行宫与德寿寺之间穿过后汇入凉水河;另一支经头海子、二海子注入三海子。水少的时候,三海子北流形成一条“时令河”,穿过鹿圈流入凉水河;水多之时,从三海子流向东南,通过四海子、五海子后形成“龙爪湾”,在东南海子角连接凤河。源于一亩泉的小龙河,几乎贯穿了整个南海子。

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皇帝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大规模治理南海子水系,首先从疏浚治理小龙河开始。出于“养源”和“济运”两大功能考量,乾隆皇帝制定了“建闸蓄其微,通渠泻其怒”的治理目标,即在清淤疏浚小龙河的同时,在河上修建若干座闸桥。

闸桥,也称桥闸,将桥与闸建在一起,是具有亦桥亦闸双重作用的水利设施。顶部为桥可行人过车,桥下为闸可截流泻水。乾隆皇帝命人在凉水河、凤河、小龙河修建了数十座的闸桥,水少时落闸,以截水养南海子之源;水大时升闸,以泻水救济运河之需。就这样,小龙河相继建起了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孟福桥、鸭子桥、树桥、斜桥和南桥等十余座闸桥。经过乾隆皇帝的一番有效治理,小龙河成为了既能“养源”又能“济运”的重要河流,成为滋润南海子湿地的主要源泉。

据当地老人讲,当初小龙河盛产甲鱼和螃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秋后,附近居民就到小龙河里捕甲鱼。这里的“高粱红大螃蟹”也十分有名。小龙河两岸的庄稼多是耐涝的高粱,高粱红了的时节,螃蟹就会爬上高粱秆吃高粱,这时候是捕捉螃蟹的最佳时期。

当年小龙河水清澈见底,著名的南苑清水稻就产于小龙河两岸,曾与玉泉山京西稻、天津小站稻一同被定为“贡米”而享有盛名。其特点是,碾出的大米晶莹剔透,色美味香。老北京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南苑稻的。过去老北京人过年,若能吃上一顿“南苑稻”大米饭是非常奢侈的。

然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人们无度地打井抽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没几年的工夫,一亩泉干涸了,接着又被填平了。小龙河也断流了,逐渐成为了一条臭气熏天的排污河。流经旧衙门行宫的那一段,如今早已被填平,建起了“小龙河农贸市场”,如果不是“小龙河”三个字,谁还知道市场底下曾经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龙河啊!

令人庆幸的是,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了,小龙河正在治理之中,消失多年的小龙河源头一亩泉湿地景观也将得到恢复。

文字:张友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