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2023-12-25 21:11:39 - 上游新闻看点

“啥子是重庆?”这,显然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一定会如数家珍: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不一而足;而外地游客又会按图索骥:洪崖洞、磁器口、白象居……处处人流如织。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像切蛋糕一样,把我们热爱的重庆“剖开”了来看,又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刚刚出炉的这本新书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迪——12月25日,新书《什么是重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了首发式。200余幅精美摄影作品和20余张精细制图,不光带来了令人惊喜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将重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来了一次细致“解剖”。

一书看尽重庆之丰富、多元

《什么是重庆》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国际西部传播中心和知名科普自媒体星球研究所等共同推出,这本书也是早已人气爆棚的《这里是中国》系列科普图书第一部衍生作品。

翻开可以清晰摸到重庆境内各大凸起山脉走向的封面,迎接读者的是山、水、人、城四大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四个维度来全景式展现重庆的历史和人文。”在首发式上,出品方之一的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这样说。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我们的初心就是以地理视角向世界讲好重庆,我觉得重庆真的是一个宝藏。”也正因如此,《什么是重庆》前后耗时3年才最终完成。

重庆是多元、丰富的,是《什么是重庆》最先想传递给读者的。提到重庆,可能不少读者首先想到的底色就是红色,但在《什么是重庆》里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一幅连页山城画卷主色调却是蓝色。再往前翻,绿意盎然、白色雾气笼罩的江城又接连扑来。

重庆又是历史悠久的。如果从时间上看,《什么是重庆》讲述的起始点追溯到了距今2.5亿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彼时,“大巴山、龙门山等山脉的前身次第隆起……”重庆境内的山脉究竟从何而来?“山城”何以得名?读完第一部分“山”,你心里应该会有答案。

山、水、人共同创造了这座城

为了把“重庆”讲清楚,过去三年间经过了多少次头脑风暴,主创们早已记不清了。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现场举了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主创们的较真。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山、水、人、城四个维度提炼出来后,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排布。最早我的想法是‘山、水、城、人’。”马然希说,但是星球研究所团队坚持一定要把“城”放在最后。“后来我理解了,他们认为‘山、水、人’三者是并列的,这座城市是由山、水和人三者共同创造的。”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马然希说,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靠人去改变了山和水。“我觉得这是我们对城市本底的认知。在重庆,山和水是这座城市的参与者,绝不是被人改变的对象。这也是重庆在推动城市生态与人和谐发展进程中对山与水的一种敬畏。”马然希说,这也是重庆希望向世界展示的真实一面。

“切开”的重庆原来长这样

作为国内人气极高的科普类自媒体,星球研究所的出品无疑就是将各种地理知识“剖开”了来给大家看。这当然也成为了《什么是重庆》的一大特色。

具体反映就是书中有超过20幅精细制图。比如,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也未必能说清的环伺重庆周边的平行岭谷,分成哪几类,它是如何形成的,星球研究所都像切蛋糕一样把山岭切成小块做成了图示。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与之相似的还有,早已享誉海内外的网红打卡地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列车到底是怎么穿楼的,作为游客的你是如何通过一段段楼梯最后登上轨道列车的,也有如同奶油蛋糕切块一样的立体精细图示。

甚至,重庆火锅的四宫格、九宫格、子母锅、字母鸳鸯锅有什么区别,毛肚、鸭肠之外如猪脑花、耗儿鱼、厚切老肉片分别该煮多久,《什么是重庆》都做了精美图示,让读者一目了然。

“重庆,何止网红!”

到底什么是重庆?首发式的对谈环节中,各位受邀嘉宾也都各自聊到了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重庆是一座什么城?这本书给出了答案,用我的话来说就更简单,就是‘江山之城’。”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表示,《什么是重庆》的出版也可以说是对“网红重庆”的回应。“用‘网红’来描述重庆是不准确的。”

在他看来,《什么是重庆》也是让小众的学术研究成果变成了大众喜欢的通俗读物。“我希望这样的作品更多一些,大家了解了重庆就会知道,‘重庆,何止网红’。”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诗人李海洲也在现场笑言:“我觉得所有人来了重庆都可以变成张坤琨(知名城市影像师),拍照不需要构图,只要把手机拿稳,随手拍下皆是风景。”他同时也建议,希望接下来《什么是重庆》还有除了美图之外的美文、随笔等更多元的形式来解读重庆。

用影像关注重庆20多年的摄影师张坤琨有早已火出圈的《八楼的停车场》等多幅照片入选了《什么是重庆》,但他依然认为“重庆的多元是无法用影像来定义的”。

新闻面对面

“这是一封送给重庆人的家书!”

何止网红!看完新书《什么是重庆》你对重庆会有新的认识

上游新闻:在《什么是重庆》出版过程中,我们主创团队做了哪些具体的努力?

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实不相瞒,负责制作《什么是重庆》的制作团队里其实并没有重庆人,但我们几乎穷尽了我们能查阅到的有关重庆的各种资料(《什么是重庆》末尾的参考文献目录多达6页)。纸质资料摞起来差不多有1米高,我们吸收的各种意见既有重庆人笔下的重庆,也有专家学者眼中的重庆,“知乎”、抖音、“B站”这些网络社区上网友们有关重庆的看法也都有涉及。

上游新闻:作为主创,你们自己怎么看待这本《什么是重庆》?

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这是一封送给重庆人的家书,也是重庆面向全世界发出的一份邀请函。我们想告诉喜欢、关注重庆的人,重庆“红”了,也是因为有着前面亿万年的积累。从内容看,我们一直都坚持它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会过时,会像工具书一样。以图片为例,书里的每一个图片位的备选照片其实都是上百张。我们综合考虑了文字内容、前后文关系等等,最终选定的大家看到的版本。但作为创作参与者,我还是会说有妥协、有遗憾,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笑)。

上游新闻记者裘晋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