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许中恒:心衰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2023-07-25 16:58:15 - 上游新闻看点

夏季天气炎热,早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多数生理指标在这一季节会有一定的波动,比如人体的免疫力就会有所下降,容易生病,而受凉感冒、情绪消极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十分不利,会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患者在夏季要如何做好自我管理?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许中恒,为大家科普心衰相关知识。

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许中恒:心衰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许中恒,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6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参加市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区级科研课题1项。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的是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降低,是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我国心衰患者患病率约为1.6%,现已超过1200万人。心衰患者发病前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我国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心衰是生命的绊脚石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衰发生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不足,因此心衰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大部分心衰患者会出现心累、气紧、活动耐力下降,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纳差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心脏的形态就会发生改变,逐渐变大,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心室重构”,这会导致心脏的舒缩能力下降,功能受损。

所以,能使心脏负荷过重或能造成心肌损伤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衰的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瓣膜病以及有突发心脏病史或心功能不全等患者,都属于心衰的高危人群,在夏季更应该做好防护,防止心衰的发生。

如何预防心衰?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共分为4个阶段,即A、B、C、D四期,包括前心衰阶段、前临床阶段、临床心衰阶段及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临床住院患者大多数以C、D为主。心衰的发生是渐进性的,各种危险因子是引起心衰的始动环节,积极干预心血管因子是预防心衰最重要的一环。定期检查是高危人群预防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定期进行X线或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监测心脏的功能。

心衰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感染是高危人群出现心衰的最常见诱因,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天气变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引发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后,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还会直接损伤心肌,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心衰的症状。

其次,要注重药物预防和治疗。近年来,治疗心衰相关的药物研究进展很快,心衰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目前,心衰治疗多针对原发病采用强心、利尿剂以及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物等进行治疗,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XX普利)、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诺欣妥)的运用可以降低心衰患者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另外,健康生活有助于保护心脏功能。高危人群应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限制食盐摄入,适当增加体育活动,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尽可能延缓心衰的发生和进展。

最后,病人应该长期接受正规的医疗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按疗程用药,一般一至两个月进行门诊随访一次,以保证病情的长期稳定,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总之,心衰患者应做到“预防心衰、规范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定期随访”,以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整理/李灵)

编辑:周晋羽

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