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场吹风会,吹来什么风?

2023-10-16 22:10:32 - 新京报

10月16日上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了首场吹风会。本场会议的关键词是“海洋合作”。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就海洋合作议题平行专题论坛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海洋合作专题论坛是在高峰论坛框架下首次举办的以海洋合作为主题的专题论坛。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以“共促蓝色合作、共奏丝路海韵”为主题的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将于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其主旨是深入推动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在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探讨更加务实的合作路径。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表示,本次论坛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海洋合作的高度重视。论坛将分为开幕式、专题交流和成果发布三个环节。目前,已有70多名外宾确定将出席论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场吹风会,吹来什么风?

中国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蓝色伙伴关系

201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正式提出构建蓝色伙伴关系。6年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海洋务实合作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哪些成效?

王安涛说,围绕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自然资源部已与5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政府间/部门间/所际间海洋领域合作协议,建立蓝色伙伴关系,为开展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共建合作机制和平台方面,中国分别与9国共建了海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联合观测站等合作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海洋领域合作。据了解,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在积极推动建设中非海洋科学和蓝色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分中心等平台,进一步深化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海上务实合作。

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中国承建了环印联盟区域科技转移中心海水淡化技术协调中心,为区域各国提供海水淡化技术转移、应用和示范;并承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实时海啸监测预警服务;研发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为南海、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等提供海洋运输、海洋灾害预警报等服务。

“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作为‘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一部分,实施十年来,为37个共建国家培养了近300名青年海洋学者,助力共建国家海洋科研和管理能力建设。”王安涛告诉记者。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场吹风会,吹来什么风?

6年来,共同实施合作项目也有进展。例如,我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展大陆边缘地球科学联合调查,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汽相互作用研究调查;与南美国家在南极研究和后勤保障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

同时,与东南亚国家、南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国家、非洲国家还开展了海洋环境预报与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要素监测与能力建设项目,对生态、自然、海平面上升等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提高应对海上突发事故,减轻海洋灾害风险的能力等。

据透露,中方正与泰国、印尼、柬埔寨联合发起“蓝色市民”倡议,开展海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提高公众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海洋合作专题论坛期间将发布“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

为尊重各国不同的关切和发展理念,推动海洋合作成果更多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彰显人类社会对海洋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同时也向全球宣誓中方在海洋国际合作领域的发展目标和基本理念,海洋合作专题论坛期间将发布“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双建表示,该倡议将致力于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动,共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共商蓝色合作大计,共享蓝色发展成果,共建美丽蓝色家园。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场吹风会,吹来什么风?

“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作为本次海洋合作专题论坛的重要成果,紧扣论坛“共促蓝色合作、共奏丝路海韵”的主题,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重大议程倡导的理念高度契合。

据介绍,该倡议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铸造可持续发展“蓝色引擎”、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编制和实施海洋空间规划、养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韧性、促进海洋健康与清洁、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深化海洋科学技术合作、提供海洋公共服务、提升公民海洋素养,以及构建蓝色伙伴关系。

海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与空间,但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使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如何平衡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李双建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海洋开发保护。

他提到,一是支持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等传统产业及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升级;二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海岸线分类保护,严控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三是加强海岸带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生态系统保护,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四是建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海洋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收益模式,打造多元化生态产品。

中国将加快建设中非海洋科学和蓝色经济合作中心

非洲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重要伙伴,海洋合作是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安涛说,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开展海洋领域合作。

据介绍,在构建合作机制方面,中国分别与塞舌尔、莫桑比克等5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部门间海洋领域合作协议,建立了蓝色伙伴关系;在搭建合作平台方面,自然资源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分委会建立了中非海洋科技论坛机制,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非海洋科技论坛。

在开展海洋科技合作方面,中国先后与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塞舌尔和马达加斯加共同开展了海洋科学调查,增强对海洋的科学认识与了解;在海洋管理方面,与佛得角合作编制了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规划,与肯尼亚、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助力当地发展蓝色经济。

此外,在能力建设方面,非洲也是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优先支持区域。中国近年共招收60余名非洲青年学者在华攻读海洋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为非洲培养海洋管理和科技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文件《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中提出“将设立中非海洋科学和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经过两年的积极准备,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分委会和埃及国家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签署协议,将共同建设中非海洋科学和蓝色经济合作中心。

王安涛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与广大非洲国家的海洋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中非海洋科学和蓝色经济合作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加强在海洋观测监测和预报预警、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空间规划、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为海洋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方案、公共产品和政策工具。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张磊校对贾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