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 委员们最关心什么?
十四届北京市政协今年新设“环境资源界”,环境资源界别共19名委员。
“老委员”中有去年建议设立大鸨季节性保护小区的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爱华;但多数为“新委员”,包括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等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的委员。而他们涉猎的领域和相关工作,都和环境资源相关。
新增界别的委员们最关心什么问题?今后如何履职?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闵庆文看来,增设“环境资源界”是当前国家发展要求的应有之义。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闵庆文一直关注着资源环境和乡村发展问题。他说,北京作为大都市,可以实现生态和文化并重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发挥农业、农村的生态和文化功能,通过乡村的发展来促进文化生态的振兴,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振兴。
来自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傅志斌表示,“‘公园城市’,不仅仅是把城市建设成公园,公园也不应仅仅是分割的园林绿色点,更应该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传承城市文化和培育城市文明等多方面需求的载体,城市应在全城系统化规划的公园中生长。”他在提案中重点关注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首都城市建设,将绿色北京建设和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将文化、娱乐等设施植入到公园建设中。
他说,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首都城市建设,将绿色北京建设和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将文化、娱乐等设施植入到公园建设中,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化的公园城市体系,对绿色北京建设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关注到,北京近年来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但部分区域缺乏从技术选择、设施建设到运营管理的统一、系统性规划,存在设施选址、工艺和处理规模不合理等问题。
他建议,要加强“双碳”目标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加强顶层系统设计,补齐收集处理短板,健全多方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农村污水设施风险评估预警及全周期运维管理机制,提升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精细化、长效化运营,推动污水处理低碳转型。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柳晓雷关注绿色发展和节能降碳等课题。柳晓雷认为,如何更好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健康城市理念有机融合、联动布局,协同建设成为具有韧性的城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建议统筹考虑“绿色、健康、韧性”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区域-社区-建筑”全空间维度“绿色、健康、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开展“查缺补漏”,提高建筑绿色、健康标准。
中国石油总经理助理谢海兵带来了关于推动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联动发展的提案。谢海兵表示,北京市绿色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及活跃程度,均位居全国试点碳市场前列,在绿电、绿证和碳市场的联动方面,北京市有加强的空间。
为此,他建议,加快完成全国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助力全国CCER市场加快重启,进一步推动绿电交易、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联动发展。提升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统筹推进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发挥绿色电力消费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电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赵方园
编辑陈莉徐超
校对赵琳